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网络环境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互联网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令人着迷的世界,当你轻点鼠标进入网站时,根本想象不出会有什么新的发现。电子邮件、www、异地同步论坛、聊天、游戏、电子商务等,五花八门、色彩斑谰、瞬息万变,吸引着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说明互联网文化与技术满足了发展中的中小学生多种心理需求。
交往是个体社会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交往的需要受到许多挫折,比如因身材容貌不佳而得不到关注,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歧视,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而被忽视或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他人袒露等。而网络的易进入、易交互、匿名性为人们构架了人际交往的平台,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聊天、在线游戏等手段进行交往,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身份,年龄甚至性别等特征,使交往双方避开了在现实中面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畅所欲言,既满足了他们因心理闭锁而产生的“烦脑”的宣泄,也满足了其交友的心理需要。但这种人机交流无法实现人类情感的升华。
中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较为敏感,他们往往将情绪体验表现得更为深沉而将更多的兴奋和愤怒隐藏于内心深处。网络的虚拟性、隐藏性和较小的社会压力,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实践多种角色行为方式的空间。因此,中小学生在网上通过改变性格、性别、年龄、种族来体验不同角色给人带来的全新感受,可以最大限度暴露出人性本能特征,可以在网上开成布公地表白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被人揭穿,自己的丑闻被人耻笑,可以促使人们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外界和自己,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助于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五、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学生在课内外对于上网也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网络发挥育人的优势。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识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自尊、选择、判别等能力和批判意识,教给学生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发布健康上进的信息,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展开正面的宣传攻势。
教师要特别注意搜索与中小学生有关的网站,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不敢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心事不敢或不愿向教师、家长和同学诉说,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却会尽情倾诉,大部分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为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经常上网,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建立学生网络,要在整体内容形式上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培养网络道德的活动。建立健全上网规章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因势利导,以“导”代“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提高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设置网络过滤平台,对网络内容进行监控,这样可滤除不健康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自尊自信,培养健康活泼、宽宏大度、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意志品质,从而逐步完善人格。
六、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面对网络教育的负面效应,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启动网络道德教育工程,以适应新型社会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全社会对学生网络教育的作用。
(一)通过政府出台政策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
我国政府为了严格管理信息活动,避免在信息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的法律法规。但是,立法程序具有滞后性,法律惩处具有局限性,加上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法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目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在全国开展宣传公约的活动。国家教育部在发布《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管理的公告》之后,又发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这对规范网络和网络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是网络时代的要求,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通过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全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将成为未来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好奇心,逆反心理强,最容易出现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问题。为帮助中小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引导他们文明上网,还要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立体培育与监督体系,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家长除了平时要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耐挫力、自信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安排足够时间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控制上网时间,加密锁定不良网站,防止上网成瘾。社会教育机构应负起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的责任,积极推进网巴行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总之,网络将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他们实施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成为网络技术的主人,让互联网活跃在他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左明章等•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2]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
[3]刘志华•青少年网络情结的心理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4]李 萍•网络对青少年情商影响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