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 让学生真正“动”而不“乱”
课改后,课堂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正襟危坐,而是“动”了起来。但光“动”起来远远不够的,正像肖川博士所说的:“动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课堂的活动要服从于带给学生充实得精神生活这一更为根本的目的”。
“动而不乱”,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这种“乱”不仅仅是学生不服从分配,课堂秩序混乱,教师无法驾驭课堂,这种“乱”毕竟是少数的,多数的情况是,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也都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而动,每个活动都在搞,而实际上学生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受理智的支配,不会思考,“没有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谈什么课堂效率,培养能力。所以,教师引导课堂的能力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真正有心去做,真正为了某一目的而做,真正用科学的态度去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样才会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达到每节课真正的目的。
作为科学教师,上好每节课是我们的宗旨,而每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课堂效率的高低,学生学习效果达到的程度。为了这一目的,我们科学教师要既是教师,又是导演;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艺术家,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在自觉中培养科学探究习惯,在活动中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式去思考,去做事,让他们在科学课上所学的知识终身受用。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