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正在进行,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这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议。领导干部道德素质高,才能有威信,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二,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师德行为。制定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在制定规范时,应当注意既要符合教师职业活动发展的规律,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中还应包括明确的奖惩措施,对教师好的行为要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不好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会激励素质高的教师做得更好,同时又会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教师形成一种有力的外在约束。在道德教育进行思想引导的前提下,要使广大教师都遵守道德准则、道德规范,还必须建立必要的道德制度建设,强化他律,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文明的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领域总体的道德水平。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当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利用一切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使之家喻户晓。同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教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通过宣传,使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无尚光荣,同时又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岗位所处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履行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第四,采取措施加强社会监督,优化道德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各种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善,但师德建设的直接推动力却是教师的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的深化需要道德监督的保证。教师的道德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的目的,必须加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促使教师的道德实践形成良性运转机制,确保教育工作者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知识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职业道德支持和维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只要我们各级教育管理者用创新的思维对广大教师进行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就一定会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书生,黄蕙芬.市场经济与师德建设,
[2]国家教委人事司.教师职业道德,新华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3]周家明.“教育”教育者,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