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创意产业视角审视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1)(2)

2017-08-30 06:57
导读:3.2 实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链接” 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乃是设计的竞争,设

3.2 实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链接”
  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乃是设计的竞争,设计的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设计教育的竞争。因此设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面对新形势,究竟该如何发展,是需要深思的问题。总的感觉是一、二年级学习绘画,三、四年级学习专业设计。这种局面仍在大多数设计院校里被普遍实行着,虽然许多人士早已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性,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又谈何容易。要真正实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链接”,这不仅是意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的问题。基础课教育固然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潜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基础的界定和认识。现代艺术设计是交叉学科也是新兴学科,涉及诸多领域和诸多方面。这里不妨以素描和色彩为例:其一,素描。考虑分成对自然对象的写实再现和对自然对象的抽象表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第二阶段注重强调艺术感觉、联想、夸张和变形,以新的概念创造具有个性化形态语言。其二,色彩。可分为写生色彩和设计色彩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的观察与表现能力,第二阶段注重强调色彩的主观性、创造性与应用性。从色彩策划入手,揭示色彩与形象,色彩与生理,色彩与心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设计色彩的能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3 强调专门创意课程的设立
  创造力决定设计工作的成败,创造力的培养有赖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挖掘和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我国设计教育界大都强调技术和技巧的表达,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重“技巧”轻“创意”,我们的设计教育环节,不能将直接追寻创造力的可能完全诉诸于被模式化的所谓基础训练中,使想象的张力在长期的基础训练中不自觉地迷失方向。创造性是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设计教育体系中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提升必然是始终关注的焦点;整体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建构过程,真正的目的不是使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获得唯一正确的视觉传达,而是更侧重于启发学生通过发散性的思维去获得多种可行的思路,并以创意的最终视觉来实现。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一个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专业院校,不能没有专门的创意基础设计与研究的课程。虽然众多院校课程中都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但缺少一门专门以开拓设计领域创意为主体的、研究设计创意方法的课程。我们应把设计教育向理念和创意上提升,尽可能地提出各种层面的创意实践,如开设“图形创意”、“超前设计”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哲理思辨能力、理性逻辑能力与无羁创意的综合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设计者的艺术灵感和人文自觉。
3.4 由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向有基础、重实践、高科技的教育模式转变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极强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断然行不通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走有基础、重实践、高科技的新型艺术设计素质教育之路。
有基础,就是要打下扎实的艺术设计的专业基本功。要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专业基础课讲深、讲透。这里所说的“讲深、讲透”,不仅仅是指讲清楚各自孤立的内容,而是要把它们同专业设计课之间的联系讲明白、讲透彻,给学生以启发,使专业基础课真正地成为艺术设计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创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了好的创意,接下来就需要将创造性思维转换成符号,这是一个培养表达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将创意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将它说出来而已。创意内容和创意内容的表现归结于一个终结点,那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没有形式,内容无以呈现;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毫无意义。有了好的创意但缺乏形式美感、缺乏专业的表达,将会使作品失去质量,使创意黯然失色。
  重实践,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艺术设计的实践中去,要把实践环节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制订符合专业特点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计划。艺术设计属于商业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类别。只有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有市场前景的艺术设计作品,艺术设计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意义。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是惟一标准。艺术设计教学效果的检测,必须放到设计应用的实践中去,用事实来说话,再通过实践反馈的信息,来对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理论教学加以调整、补充和改进,使所学即所用,达到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应用相一致的境界。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现代设计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应用艺术,与“纯粹艺术”不同。设计,原本就是美的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及时把高新技术成果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中,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技术与技能,提高学生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工具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我国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体系尚未完善。社会生活的变化,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向艺术设计提出新课题、新要求,也为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变化和新课题开辟了广阔空间。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意、与时俱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安德鲁·森尼尔.创意产业:充满情感的经济[J].产品设计,2005(6)
2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蒋多.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5-08-14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2001
5 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全球教育展望.2001 (1)
6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