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1)(2)

2017-08-31 03:05
导读:2.3 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理念 2.3.1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大学体育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代写毕业论文其基本事实是:①大学体育
2.3 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理念
2.3.1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大学体育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代写毕业论文其基本事实是:①大学体育教育硬件资源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如:场馆的现代化、场地的增多、器械设备的变好等.②大学体育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最初提倡的体质教育、技能教育,一直到现在的终身体育、健康体育教育.③几十年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沿袭至今,没有根本的转变[3].笔者对目前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处于最前沿的、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践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样也证实了这一事实.虽然,学生可供选择的内容多了、形式灵活了、途径快捷了、手段先进了、自主性高了,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这些有限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不是真正建立在大学体育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而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填充的结果.虽各具特色,但缺少共性、规律性的东西,只出成果,不出机制和模式.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揭示出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发展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本质和规律.另外,笔者对2000-2003年各类体育期刊有关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203篇论文进行分析,从中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见表3.
从表3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1)终身体育、健康体育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2)大学体育教育整体改革成为研究趋势;3)大学体育教育体制探讨成为研究核心.从内容上看,大多数研究都是流于概念,缺乏可操作性,或局限一点,缺乏整体思维.但其中也不乏创新之见,但往往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缺乏提炼、升华和整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框架体系和理论思想,并且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鉴于此,大学体育教育还需要更加开创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3.2 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育运动处方的社会性、体育运动处方形式的开放性,构成了体育运动处方体育教育理论的基础,并衍生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的开放性和时代性.这种理论,通过体育运动处方的形式实现了和大学体育教育的融合,进而形成了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倡导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核心内涵:服务管理创新理念.沿着这一体育教育理念,围绕体育运动处方和大学体育教育这一平台,大学体育教育进行着深刻的调整和变革.第一,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的职能.这种改变是以传授教学为主向以服务和管理为主的职能转变,大学体育教育的职能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向学生传授多少内容,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和发展提供多少内容,服务管理是大学体育教育职能的核心,这种职能的转变是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大学体育教育阶段的特点.第二,它改变了大学体育管理模式.大学体育教育封闭机械、行政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已被一种开放、灵活、“无边界”的管理模式所取代[4],网络化管理是这种体育教育模式管理的核心,通过网络建立起各种管理平台,如教学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反馈平台,监督平台,学校体育资源平台等等.这种“无边界”管理的特点是各种壁垒障碍被打破,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变得透明、公开,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管理,例如学校体育资源和社会体育资源之间、学院之间、各体育职能部门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等.另外,大学体育教育的组织构架也将重新界定和整合.第三,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分段制的体制.二年制的大学体育教育体制,显然不符合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发展要求,新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则打破了分段制的教育体制,使大学体育教育成为一个连续均衡完整的过程,因为随着学生对体育认知程度和结构的改变和提高,不断向更高目标追求是一种必然需求,而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新的体育教育模式为学生的需求提供了平台.第四,它改变了以课堂为主的体育教学形式.新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体育需求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练习形式,网络教材的应运而生,也成为教育形式新的重要载体.体育课教学变成一个广泛的概念,教师也赋予了多种身份:教师、社会体育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等.第五,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学校式教育的特点.体育运动处方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打破了大学体育教育围墙保姆式的自我发展的教育特点,实现了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融合,它改变了大学体育教育的资源配置,即教育资源无边界理念,其核心是互利共享,并从机制上确立了大学体育教育成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第六,它改变了大学。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体育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和评价体系更加灵活、开放和多元,学分制、健康(等级)证书将成为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它彻底打破了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的创新模式以一种具体的体育教育实践形式,实现了教育的民主化、现代化、个性化、社会化发展,因此,这场变革全面、具体,是有本质性的意义.
3 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基础
体育运动处方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实早已存在,校运动队训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代写硕士论文除去校运动队的特殊目的,把这一形式推广到全体学生,这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育教育模式.第一,校运动队的例子,证明了这种体育教育形式的优势和成功;第二,大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这种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第三,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为这种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条件;第四,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为这种模式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第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试行实施[5],为这种模式推行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契机.第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可行性的实践依据.
4 小结
体育运动处方以先进的体育健身理念和现代的服务管理观念,结合大学体制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平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创新模式,这种体育教育模式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确定了大学体育教育服务管理职能.它真正体现教育民主、平等、自由精神和体育的人文情怀以及人性关爱,它以一种对学生热情关注以及一种非正式的、平等交流的教育风格,帮助大学体育教育摆脱封闭、机械、金字塔式的僵化体制,走上灵活开放、积极主动、不拘一格的道路,它彻底释放了学生对于体育的激情,同时,它又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了大学体育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刘国标.实用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6-42.
[2]王刚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19—120.
[3]于小霞.学校体育教育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4]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杰克·韦尔奇自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学校教育应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体(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