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群体调查学习模式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调查活动获取历史材料,并用有关材料分析历史问题,使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群体调查学习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和体验学习过程,强调的是探究问题、发展能力。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进入历史学习情境,又经过自己搜集材料、运用材料及课堂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参加了历史学习的全过程,独立自主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各种学习活动的参与中树立学习责任感,掌握基础知识,在参与中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在参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调查活动设计
用群体调查的模式进行教学,能满足学生的主体体验,但青少年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时期,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活动主要步骤是:
1、确定调查题目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确定内容;把其转化为可供学生调查的若干“小课题”,根据调查内容选择调查方法。一般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人物访问、实地观察、搜集并分析书面材料等。不同的内容选择的调查对象、范围、方法各有不同。如:中国近代史部分《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等课,适宜采用人物访问的的方法,即访问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请他们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分析历史问题,确定调查题目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提纲。
2.做好调查记录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记录,以便回去后作整理工作。在群体调查学习模式中,记录和整理调查资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项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过程。如果采用人物访问法进行调查,就要在记录中写明所得到的材料是被访问人亲身经历的还是听别人说的,如采用搜集书面材料的方法进行调查,就应该在记录中写明材料的出处,以便在后面整理、认识材料时辨别其可信程度。
3. 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调查活动的总结。调查后,学生经过对所获得材料的整理和分类分析。弄清哪些是文字材料,哪些是实物材料,哪些是口头材料。经过分析,去伪存真,从而形成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初步认识,并写出书面总结。
4. 调查后的思考
群体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是探究问题。学生参加了调查活动,有了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调查后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所调查的问题进行一番梳理,梳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建构自己对这段历史认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调查后的思考可用问卷的方式进行,问题要有探究性,如:“调查后你有什么想法”?“调查后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等,使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三)课堂讨论设计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在群体调查学习模式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会有所不同,因此,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也是一个必要的学习过程,课堂讨论主要围绕着两个议题进行,一是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二是探索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规律。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该和学生一样是一个参加者,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资料供其分析。讨论要有计划的进行,否则就达不到目的。实施步骤:(一)小组讨论交流调查情况,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同时把小组同学共有的问题集中起来,以待进一步讨论。(二)班级讨论,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答案。教师把各小组的问题集中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经过教师补充材料,学生进一步探讨得出正确认识。(三)概括知识结构。学生在调查学习模式中所得到的历史知识都是分散的知识点,是对历史问题的局部认识。归纳概括知识结构是学生把握历史整体认识的有关方法。教师利用板书和学生共同概括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问题的学习方法。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