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性的思考(1)(2)

2017-09-01 01:15
导读:三、澳大利亚实现远程教育开放的背景 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发展不单是因为地理上的实际

三、澳大利亚实现远程教育开放的背景

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发展不单是因为地理上的实际距离,他们的远程教育重在为渴望得到教育机会的学生敞开教育大门,使他们能迎合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纵观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发展,有共地理、技术、生源、政策等方面的背景。

1、远程教育发展的技术背景

1)计算机在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得到普及。以新南威尔州为例,州政府投资1.86亿澳

元用于学校多媒体计算机设施投入。1993-1996年州政府投资1.7亿澳元适应若干距离教育中心。据统计,目前新南威尔州中学学生数和计算机数目的比值约5.8:1,约73.7%教师和工作使用计算机。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些数据要高得多。

2)教育技术在澳大利亚社区中的使用迅速增长,在澳大利亚约有40%家庭拥有个人电脑,城市及单位拥有电脑比例更高。目前,有262,000家庭拥有modems,有600,000公民能进入英特网,并以每月10%-15%递升。

2、远程教育发展的生源背景

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迅猛山屈起,教育者及公众都意识到,没有任何知识会对职业提供终身支持。为保持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成员需要继续接受大学教育或继续教育。但是他们常常又不能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全日制的在校学习。正是这样澳大利亚业余学习(part-time learning)、网上学习(on-line learning),远距离教学习(distance learning)的学习者数量飞速增长,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1998年对高校学生学习情况统计,有59%为全日制学生,41%学生则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业余学习。从1993-1998年,高校学生总人数上升13%,而远程教育学生则上升了41%。这此学习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选择适合自已需要的且时间和地点较便利的课程,以便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生源的增长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远程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澳大利亚政府对远程教育一贯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远程教育不仅是澳大利亚普及教育的有力措施,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同时又是节省教育开支的重要途径。由于政府要求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社会对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六七十年代以后,在澳大利亚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大学及高等教育学院纷纷投入远程教育发展。一大批六十年代出现的高等教育学院,由于经济等多种原因,至了八十年,通过了合并或者关闭等方式,被削减到40所左右。这些幸存下来的学校依靠扩大远程教育的规模维持了办学经费。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形成了以各州政府为中心,在本地区形成一个扇形的辐射面。九十年代后,政府采取了多中心的远距离教育计划,在每个州建立若干远距离教育中心。如新南威尔土州在1993年1996年期间,投资1.7亿澳元用于建立若干远距离教育中心。近年来,在政府‘教育出口’政策下,政府及各院校又加大投资远程教育项目,以吸引更多海外学生。1998年统计表明,在澳大利亚78,800国际学生中,有6,500名学生是校外学生(off-campus),有15,800名学生是海外学校学生(off-shore campus),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澳大利亚政府曾自豪地说,因为有了远程教育,我们从享受了教育的权力,使得教育普及成了名副其实的现象。

四、引发的思考

从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观点,以及社会经济技术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来讲,开放是必然趋势、远程教育只有开放,才能获得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1、树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确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观

社会发展了,教育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学习需求大幅度增加,大大超越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范畴,教育也就必然会突破传统的局限,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成。远程教育就是在这种学习需求的驱动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学习手段,适用于各类教育。随着远程教育开放性内涵的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学习者之间表现出越大越大差异性。他们有多重学习目的,有多种多样式的学习起点,有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并且学习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这种差异性要求远程教育机构必须权拉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构建完善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组成完整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教育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造就终身学习者的基础。远程开放学习系统中,教育机构的教师应根据自已的知识和经验,按照学习者学习任务的性质和要求,向学习者提供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方案、学习者则根据自已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习任务的要求,从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及学习方案中寻找适合自已方式和内容。通过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和方案,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组合。

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应该有多种选择,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的需要。我认为学生学习持服务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供对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媒体、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提供图书馆、网上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咨询答疑等多方面学习条件。第三,提供学习辅导、考试、学籍管理等多项服务。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发展远程教育,需结全中国国情,不能因为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就忘了曾经而且仍然为中国远程教育立下汗写功劳的广播、电视、而应对大众传播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发展远程教育,学习者获得学习支持服务的渠道应是多样的,如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CD-ROM光盘、电子邮件、双向电视、BBS网上讨论、电话答疑、电子语音信箱、面授辅导、学习小组、学习小报等。

2、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远程教育不同发展规划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穷国办大教育”是对我国教育的真实写照。在中国,人口要么成为社会裹足不前的沉重负担,要么成为经济腾飞的巨大人力资源,天壤之别,全在教育一举之间。根据我国经济、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远程教育发展必须区别不同的发展模式,制定出不同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广大内地与边远省份教育相对落后,而沿海经济发达省和直辖市及一批中心城市教育基础、教育需求都比较发达。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但要为过远贫困地区培养人才服务,也要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教育需求来看,近期已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普及化,市民素质教育社会化的趋势。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热点课题研究表明,在居民家庭消费排序中,把教育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达68.8%,居民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达89.9%(其中希望接受本科教育的占47.6%,研究生占28.4%,大专占13.8%)。目前上海高中阶段(包括中专、职校和技校)普及率已达88.6%,1999年在校高中一年级学生达21万人,而目前上海市18-22岁人口等教育入学率为20%。由于受高校办学条件限制,绝大多数18岁青年将无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可见,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传统的教育已经力不从心,优先发展依靠先进技术的远程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基于这种情况,远程教育在中心城市的功能应予重视和发展。其教育层次除高等专科教育外,应逐步加大本科教育的比重,并适者开设研究生教育。在非学历教育方面,针对中心城市人才对知识更新、技术更新为重要,就继续增加继续教育的比重,为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低投入、高产出、超时空、覆盖广的优势与作用。

3、搞活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

目前,在世界上有十所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以上的巨型大学,而它们全是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其中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名列首位,1998年,在校人数达七十多万人。现在,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学院等也开始启动和举办远程开放教育。远程开放大学都实施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较长(一般是8-10年),甚至终身有效。它们采用选课制、导师制,提供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实施单科课程证书,多科课程组合的职业证书和学位课程的毕业文凭等多种证书制度,为有各种教育需求的学员提供多样的学习途径,有的远程大学还实施每年多次甚至随时按受申请注册的入学制度和申请考试的考核制度,为执行不同学习计划与学习进度的学员提供极大的方便。

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远程教育方面也作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如取消入学考试制度,实行学分制,延长学习时间(8年有效)实施一年两次申请注册入学制度,利用多种计算机媒体进行教学等。但在如何实现与普通高校之间,与中等学校之间(包括高中、中专、职技校)在教育资源,课程设置、学分通用、修学时间等到方面的合作还没有突破。发展远程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广泛的校际联系。如果我们教育的各个系统与层面之间能联合起来,深入有效地进行合作,那么我国的远程教育必将会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也必将在我国乃至世界远程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 与时俱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