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教学与素质教育(1)网(2)
2017-09-10 03:08
导读:2、在教学方法上,要形式多样,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①、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2、在教学方法上,要形式多样,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①、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关系到我国的兴旺发达,决定着我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悬疑设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推陈出新摆脱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进而提出一些新见解、新设想、新方法。例如在讲会计等式时提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能否写成“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原因是什么?或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能否写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原因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既使学生明白了会计等式与
数学等式的含义孑然不同,经常进行此类训练还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
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或基层单位担任操作性、指令性工作。这就意味着学生素质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模拟实习无疑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地位。因为通过模拟实习,可以把学生置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职工作打下基础。所以模拟实习要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通过实习,让学生获得规范、准确的技能动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出纳、会计、审核、采购等职务,配合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经济业务,
辅导他们从建账到编制报表进行整个环节的实际操作。另外实习中每隔一定时间还应变换各个学生的职务,以便让他们熟悉各处环节的业务,并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此外还可以借助会计模拟学习的机会,教学生学会如何填制支票、汇票、办理银行转账等业务;让学生掌握如何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提高就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③、渗透理财观念,培养理财能力
“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句话经常听一些老板讲起,也有很多企业确实业绩不佳,甚至处于亏损破产状态,咎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理财不当。作为财会人员,不仅仅是要做好账,更要善于理财,成为厂长经理的得力助手。为此,教师就有义务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确立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收益均衡等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如在讲投资时,引进风险收益均衡观念,告诉学生如果自身面临高风险,就必须要要有高收益,否则就不能投资。同时为了实现风险吸纳效应,以提高收益,弱化风险,还要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然后列举某企业对外投资可购买股票债券,提供与购买股票和债券有关的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分析选择最佳方案。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理财的关键所在,成为一个真正的管家。
3、在教学目的上,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知识。只有使学生“会学”,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学为不学”的目的。至于学法指导的形式可以渗入课堂教学,如将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可引导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编成短语或顺口溜 “溢减折加” 以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也可采用其他形式,比如: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搞讲座、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个别指导等。
中国大学排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革,对于如何在财会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问题相信会有更新的办法和内容等待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素质教育—理论 操作 经验》周峰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