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忧患意识教育的探索(1)(2)
2017-09-22 06:05
导读:(4)能源资源:若按耗用量的增加率推算,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21—2035年耗去80%,天然气只可维持40—50年,而煤可供200—300年使用。其他如水能开发
(4)能源资源:若按耗用量的增加率推算,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21—2035年耗去80%,天然气只可维持40—50年,而煤可供200—300年使用。其他如水能开发虽然人类已积累不少有关的技术、经验,但有关建设大型水坝而引起的河流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仍未被彻底克服。至于核能也始终摆脱不了正常的核意外的放射性污染的阴影,太阳能在技术上一直未能突破光电转换效率低的状况。
(5)生物资源:破坏日益严重,主要包括森林、草原及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和灭绝。如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
2、环境日益恶化
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造成的酸沉降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性气温升高以及核意外和核试验中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石油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森林、草原等大面积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气候、生态、物种的失衡等,这些问题只处于研究和了解阶段,再加上其形成机制一般都很复杂,影响地域广,治理商有一段很长的路。
3、人口膨胀
人口数量过多面对各种自然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构成压力,甚至造成各种耗掉和污染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直接威胁人类存在,至1985年,全球人口已达48亿,年增率为1.7%左右;1995年,我国大陆人口达12亿,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1986年起,我国人口每年增加1500万;每年消费粮食(每人按200公斤)30亿公斤,每年消费布料(以每人每年消费2米计算)3000多万平方米,需要增加住宅(每人按4平方计算)6000万平方米;每年消费全国新增加国民收入的20%,中国文盲达2.5亿,12岁以上的女性文盲率达45%。我国本是“地大物博”,但按人均计算,就成为“地大物薄”。
四、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虽然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客观地分析上述问题,有利于他们培养忧患意识,树立发展观念。
2、将忧患意识教育贯穿于相应知识点中,有的放矢,切忌空洞、抽象,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应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忧患意识教育要与“悲观论”从本质上严格地区分开来。忧患意识教育不是悲观主义,而是让学生了解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甚至区域问题,培养他们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已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使他们穷则思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