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素质教育视角下的俄语教学三要素(1)

2017-10-04 06:3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的俄语教学三要素(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作为

摘要: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俄语教学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要注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语言学习过程与学生素质提高的过程统一起来,并使它们相互促进。即利用俄语教学自身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俄语教学;素质教育;文化素养;心理品质;交际能力

Abstract:As a part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Russian teaching must carry out the ideas of quality education. While teaching the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quality and make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become the process of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quality. Teachers should 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ssian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cultural quality, mental quality and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Key words:Russian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cultural quality; mental quality; communicative ability

《全日制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俄语课堂是实现俄语课程目标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应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外语教育观,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俄语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风格依赖于俄语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俄语教学不能仅仅教授语言,它还必须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外语基础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利用俄语教学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俄语知识的同时,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心理品质得到改善,交际能力得到发展。

一、语言与文化的相关性

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一种语言则是该民族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精神产品。因此,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并非文化的全部。语言可以容纳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这样,后人要通过学习语言才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文化。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同时,也习得了母语国家的文化,即习得了母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反过来说,语言的使用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决定一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正因为如此,语言被称为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使不同语言在交际中意义的表达和语言的使用有很大的差异。人们在用母语表达思想的过程中,既是语言的使用者,又是这种文化的代表者,二者是水乳交融的。外语学习者只有不断地在使用目的语的过程中向目的语文化深层渗透,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外语的精髓。因此,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外语教育有很强的人文性。它既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素质,拓展思维方式的过程。

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文化自觉”意味着既要继承和发扬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又要以开阔的胸怀接受多种多样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具有多种文化知识和背景的人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所学的外语技能,宣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我们悠久的文化。因此,《标准》强调:“使学生通过俄语课程理解中俄两国文化差异,尊重他国文化,弘扬祖国文化。”

根据《标准》所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俄语》(七上~九下)中,每课均设“国情专栏”,遵循《标准》对文化素养目标的规定,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俄罗斯的著名景观、气候,俄罗斯的主要节日、交际习俗,俄罗斯人的典型身势语的含义,俄罗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俄罗斯著名作家、科学家、历史人物等,为教师的俄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能有效地填补学生的文化空缺,进而帮助他们学好俄语。如:俄罗斯中学生称呼老师的名加父称,如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而不说努爬鲜Γ恢泄儿童习惯用姓称呼大人,如“王叔叔”“赵阿姨”等,而俄罗斯儿童习惯用名字称呼大人,如дядя Сергей,тётя Маша等;俄罗斯人除了1月1日过新年外,在1月7日还过圣诞节。此外,教科书还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俄语和汉语在语言知识及文化国情方面的差异。如打招呼用语,我们和俄罗斯人有什么不同?在俄罗斯,同学、朋友、师生之间,父母之间使用的问候用语有哪些民族特色?……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及时归纳、整合所学的语言国情知识,并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外语的人要比别人多一只眼睛,他们可以利用所学习的语言,更早、更多、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新的、先进的东西。正如《标准》所描述的:“俄语课程是学生在俄语学习实践中开阔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过程。”

二、俄语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开发

俄语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学过程并非人机操作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活泼多样的、有着各自心理品质、各具特点的独立个体。俄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活动,即通过他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实现。

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说:“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活动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1]前者我们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后者为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承担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处理,是认知活动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则是认知活动的调节者或推动者,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

俄语学习过程是心理过程。学生学习俄语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技能是通过感知(理解、观察)、记忆、思维(思考)、想象进行,同时受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力等正负面的影响。教师如果了解学生学习俄语的心理因素,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感知

在学习俄语之前,我们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汉语学习:小学以前的学龄前阶段,主要是学习口语;小学到中学阶段,主要是发展笔语,口语训练则在于促进语言规范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恰当的词汇,并运用汉语的语法规则将词组成句子与他人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流。同样,俄罗斯人在日常交际的时候也必须选择词汇并按照俄语语法规则说出来或写出来,从而实现与人交际的目的。因此,学习俄语就意味着学习俄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并用合乎俄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母语(汉语)思维12~13年。因此,学习俄语是要建立第二语言系统。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规则。汉语与俄语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由于语系的巨大差异,汉语对中国学生学习俄语有很大的干扰性,使学生“汉化”的毛病严重。俄语语法中的变格、变位、动词时和体等是中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俄语动词的支配关系均有格的形式,如:звонить кому,познокомитъ кого с кем,познокомиться с кем,играть на чём,играть во что,желать кому чего,поздравить кого с чем等,这些特点使中国学生感到困惑。

学生首先通过教材来感知俄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相应的观察力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获得第一手材料的认识能力。要学好俄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观察能力,学会悉心观察俄语的规则体系,积极排除母语语言规则的干扰。

(二)思维

人类思维的内容有共性,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俄语,就是要学习用俄语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用我们的母语方式去表达意图。学生已经习惯用汉语想,用汉语说。因此,他们在说或写俄语时,不由自主地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学习俄语必须排除汉语的干扰。如,汉语的“我是中学生。”和“我今年12岁。”中的“我”是同一个词的同一种用法。而在俄语中相同的表示则是“Я школьник.”“Мне 12 лет.”一个是人称代词第一格Я,一个是人称代词第三格Мне。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与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学习俄语,就要去了解和细心体会俄罗斯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如,俄罗斯人认为,刀掉在地上,是有男客人要来,叉子掉在地上是有女客人要来。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跟俄语名词的性的概念有关。学生学习俄语就必须适应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学习俄语的基本思维品质的培养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迅速,反应快,如,正确领会谈话对方的意图并做出回答;思维的灵活性,即应变能力强,在紧急情况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突然想不起某个词怎么说的情况下,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不因缺少词汇或句式而不知所措;思维的逻辑性,即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条理性,情景设计的合理性;思维的独创性则指能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或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