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1)(2)

2017-10-08 01:37
导读:2.5 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学生工作的“教与管”问题 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方式历来是有争议的。从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量上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保
 2.5  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学生工作的“教与管”问题

    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方式历来是有争议的。从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量上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保姆”或“救火队员”。从“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来看,从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上来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沟通相处是难以实现的。强调师生的和谐关系只能从沟通开始,沟通是思想工作和育人的本质要求。诚然,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管妥学生,因而要改变只是一味以管代教,做到以教代管,管教结合,同时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延长辅导员的“工作手臂”。

    2.6  辅导员的职称待遇问题

    职称待遇问题是困扰我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问题。目前我校辅导员队伍职称、职务结构的特点是初级职称及无职称的比例比较大,其中初级职称比例接近65%。切实解决好高校专职辅导员评聘教师专业职称、职务问题,是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保障。

    2.7  辅导员合同聘用制问题

    目前实行的合同聘用制或临工制,有市场调节的作用,有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也有降低成本开支的考虑。实施合同聘用制后,辅导员队伍有两种用人制度:正式工(干部)、非正式工即合同聘用工。合同聘用制度的用人机制显然对辅导员十分不利,这样可能带来同工不同酬的政策不平等问题,会较大地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和如何建设这支队伍,始终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重点是两大体系:管理体系与激励发展体系。在管理体系上,加大“进、管、出”管理力度,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激励发展体系上,落实好有关辅导员干部政策,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有更大作为。

    3.1  进一步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3.1.1  采取多种形式配备辅导员  足够的辅导员人数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保证。学校在加大发展进程中不应以减员增效为借口,在配备辅导员人数方面打折扣。按《规定》精神,可采取专兼职两种办法配备辅导员队伍,每年引进一定数量优秀毕业生担任专职辅导员,同时可从行政人员及教师当中选拔一批兼职辅导员。

    3.1.2  进一步完善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制度,积极鼓励辅导员长期或者终身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三化”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方向性。辅导员的工作更多是“大杂烩”——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教育、心理调适与大学生生活指导等。如果把辅导员工作界定很“精细”,会大大削弱了辅导员工作的效力。

    3.1.3  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管理体制与考核管理办法,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待遇问题,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住房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经济收入低下——尤其是刚毕业生的年轻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感情留人”、人本关怀等工作做得不够;辅导员的发展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二级学院随意截留或挪用辅导员,或随意调进某人当辅导员等;另外学校在科级干部换届时也抽调了一部分辅导员。应该看到,多数辅导员是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只要进一步改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他们都应该能够安心工作。据我校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看,辅导员最为关心的是“改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同时,辅导员年度考核和“优秀政治辅导员”评选办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2  加强辅导员的学习

    面对深刻变化着的社会,面对知识全球化和信息社会,面对高智商而充满各种思想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辅导员个体来说,为了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学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对一个学校的思政工作队伍而言,建设学习型辅导团队势在必行。辅导员的学习形式有:辅导员团体培训(岗前培训、学习班、研讨会)、个体自主学习与读高学历、集体交流、外出参观学习(国内、国外)、开展调查研究与科学研究、为学生上课和讲座、社会实践、网上学习与了解学生信息等。同时,在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经验,从大量的感性工作中探索学生工作的规律,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

    3.3  建立和谐的辅导员队伍

    建立和谐的辅导员队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以辅导员队伍的和谐形象影响广大学生,从而形成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辅导员是建立和谐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条件,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工作理念是建立和谐辅导员队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三贴近”的工作精神和方法是建立和谐辅导员队伍的基本要求。同行之间、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经常开展沟通与交流活动,工作上会相得益彰,感情上会融洽如亲。长此以往,将会大大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和谐。

    总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的是要发挥制度和机制的作用,应该从辅导员的进、管、出各方面加强管理、理顺关系,使辅导员工作有信心,管理有方法,发展有方向,待遇有保证,晋升有保障,从而真正建立起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辅导员工作真正实现专职化、专业化和专家化。

【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贯彻“规定” 落实政策 切实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好[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8-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后进班的转化之实践与探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