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让德育评价工作回归主渠道
德育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而师生的主要生活是教学和学习,课外活动的必要性不能取代课堂德育主渠道的根本地位,每位教师的德育意识,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转化为实际行为。为此,我们明确提出了“德育回归课堂主渠道”的观点。这样,德育评价也就自然而然地回归对课堂主渠道的评价。在实行新的课堂质量标准时,我们发现德育标准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贯彻新标准方面,我校组织专项研究小组,就课堂德育渗透展开研究,获得了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实施课堂德育的三个基本途径,即教师示范、习惯培养、学科渗透等。德育干部、教学干部带着量化表走进课堂,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并做到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课堂德育评价落到了实处,课堂德育主渠道的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3.德育评价围绕核心才能得到落实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我校实行日碰头、周反思、月诊断制度,根据需要,每天各班都有5分钟的班前会,及时评价前一天的学习生活,布置当天的内容,每周的周反思,班主任开好班会,评价一周来学生的具体表现。每月的月诊断,班主任从整体上分析本班问题,评价一个月以来学生的具体表现。此外,班主任还要做好学生的过程记录评价表,做好班级日志、回宿条、班级家长访谈录等文字记录。同时,学校德育处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交流经验,评价各班、各年级的现状,通过班级评价使班级管理走向成熟完美。
4.在走动式管理中。实施监控评价
我们通过走动管理,对学校存在的不文明言行进行有效地遏制与消除。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秩序,养成好习惯,我们设立了升旗、广播体操、室内卫生、校园公共区每周大扫除、自习课纪律、课间纪律、宿舍量化等常规检查项目,由德育处与学生干部组成值日周队伍,每天定时检查,量化打分,公布结果,反馈到每个班主任手中。考核分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每个班集体、宿舍设立“流动红旗”,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树立为班集体争夺“流动红旗”的信心。
5.加强自我评价。确保评价实效
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自评、小组评、师评(领导评)、家长评等。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评价过程中,往往在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的前提下,注重小组评、师评(领导评)、家长评。虽然这些评价方法相对于自评来说更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但就个人发展来说,师生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师生既是开发自身潜能的主体,又是将外部教育影响内化为身心素质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成为评价自身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重要主体。我校在教师方面通过“教师成长轨迹”,引领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体悟、自我提升;在学生方面通过“自我成长卡”,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实践证明,师生的自我评价能更有效地培养师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道德素质的真正提高。
三、正确使用评价结果
评价的目的不是遏制人和为难人,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全方面、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师生。任何一名师生都有优缺点,我们不能只看到师生的问题,那样只能激化矛盾,出现不和谐的杂音。我们认为,评价要从关心师生的生活小事做起,做到尊重师生、帮助师生、关爱师生。我们通过“校长信箱”、“师生联系册”、“学生周记”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慎重地使用评价结果,随时校正师生的过失,给他们以及时正确的指导。这样既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使评价发挥其良性功能,又可为师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丰富可信的背景资料。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德育评价组织者应该用宽容、博大的胸怀去对待评价对象,应该多些关心和呵护,少些抱怨和指责。作为评价者都应树立这么一种意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