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我国城市中职办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1)(2)

2017-10-12 03:35
导读:三、中学后培训才是今后我国城市中职办学的主要模式 在对长学制模式的弊端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中职的办学经验,我们认为,中学后培训才是今

  三、中学后培训才是今后我国城市中职办学的主要模式

  在对长学制模式的弊端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中职的办学经验,我们认为,中学后培训才是今后我国城市中职办学的主要模式。作出这一结论,并不是说,今后城市中职办学只能采取中学后培训模式。事实上,未来中职办学必然呈现出多元模式。长学制模式稳定,采取三年制甚至四五年制的长学制模式仍是必要的。但在这些模式中,我们认为中学后培训模式是主要的。

  (一)中学后培训的内涵本文所使用的“中学后培训”指在完全高中文化程度上进行的灵活的短期的职业技术培训。有三层内涵:(1)从教育程度的角度看,它是把中职建立在完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2)从办学模式的角度看,它是采取时间相对较短的(几个月至一年不等,一般不超过一年,具体时间长短根据各专业需要而定)灵活的办学模式;(3)从教育实施的角度看,它是把文化课程教学与职业教学分开,前者已由普通学校承担,后者则由职业技术学校承担。

  为了进一步界定“中学后培训”的内涵,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做如下阐述。

  首先,中学后培训不同于高职。高职属于高等教育,而中学后培训在教育层次上仍属中等教育。学生培训合格后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其次,中学后培训的主要对象为中学毕业未能升学的学生。培训结束后成绩优秀的可参加高职对口考试。

  再次,中学后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职业基础教育,即主要培训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采取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倡导产学合作,岗位培训的任务可以由用人单位来承担。

  可用下图来表示中学后培训的主要生源。

  

  (二)实施中学后培训的有利性1.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中职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服务业的培训周期通常较短,短的只需几周,长的也只需数月,很少有需要3—4年的。对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则有更高要求。因此,实施中学后培训,符合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2.中学后培训是在完全高中文化基础上所进行的职业技术培训,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满足生产过程与转岗培训对劳动力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满足学习者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需要。并且职业技术教育在更高文化程度上进行,有利于提高职教的质量。它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

  3.中学后培训的充分灵活性有利于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做出反映,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与职业的最佳匹配,提高培训效益。这是它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4.有利于提高城市中职的办学质量。中学后培训的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培训,文化课教学基本上已由基础教育完成,它们不再承担或很少承担文化课教学,简化了城市中职校的职能,有利于全力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高办学质量。

  5.中学后培训有利于解决当前城市中职生源不足的状况。当前生源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生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高中毕业未能升入大学的学生,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任何职业技术培训。以上海市为例,即便到了2000年的今天,按计划18—21周岁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也只能达到30%,(12)其他城市或地区的入学率肯定低于这一比例。因此城市中职仍有广阔的市场。实施中学后培训,把这些人纳入职业技术培训范围,大大扩充了培训对象,缓解了生源的供求矛盾。另外,中学后培训模式更符合家长与学生的教育要求,有利于激发他们求学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招生困难。

  (三)中学后培训的可行性1.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为实施中学后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校分立格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完成于90年代后期。当时实施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高考压力。我国高等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特别是今年的大规模扩招,其规模较之8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升学压力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这就为把城市中职办学模式从长学制模式为主变为中学后培训模式为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

  2.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中等教育已得到很大发展,其普及率已达到较高程度,有些城市或地区,如上海,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这就为实施中学后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3.一年左右的时间能完成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的培训任务。当前职业中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文化课教学,职业课程的时间约占1/3左右,也即一年左右,有的专业还不到这一比例。因此一年左右的中学后培训能够完成培训任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学后培训模式是适合未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学习者需求的,并切实可行的办学模式,因此它应成为今后我国城市中职办学的一种主要模式。

  注:

  ①《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畅谈首都职业教育发展思路》,《职业教育研究动态》,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专刊4,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②《贯彻全教会精神,认真处理好职教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职业教育研究动态》,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专刊3,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③劳务市场变化不仅仅是技术变革的结果,其他因素如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影响劳务市场。

  ④事实上,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城市中等职教主要面向的是第三产业,而服务性岗位所需的培训一般周期较短,且长短不一,短则数周,长至1年,很少需3—4年培训的。

  ⑤本文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称为职业课程。

  ⑥陈鸣鸣:《新生缘何不报到——苏北地区中专生不报到原因透视》,《职业教育研究动态》1999年第23期。

  ⑦⑧⑨石伟平:《战后世界职教发展轨迹与当前发展趋势》,《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1期。

  ⑩上海市《关于中等教育“双学籍、双文凭”晋职渗透办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初步实验》,《职教论坛》1999年第5期。

  (11)朱吉政、胡兴宏主编:《“双通道”办学模式探索(二)》。

  (12)项秉健:《上海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的教育取向》,《教育参考》1998年第6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