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1)(2)
2017-10-14 01:15
导读:二、加强实践环节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C语言的概念、规则,还要动手编程、上机
二、加强实践环节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C语言的概念、规则,还要动手编程、上机调试和运行。衡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好坏,不是看学生“知不知道”,而是看学生“会不会干”。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边学边练是学好C语言最快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注重实践,在程序练习中学习C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以致用,掌握起来比较快。不仅如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实验教学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对所学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应该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内容。每部分的上机习题必须精心挑选,既要有基本的、较简单的题目,又要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新颖有趣的题目。在这里,教师也可以尝试分级教学的方法。学生的水平不同,进度不同,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上机题目也可以不同。将3~5位同学分为一组,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大胆讨论。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实验教学效果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通过结合每一部分的理论学习由浅入深的布置实验练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突出重点和难点
由于C语言牵涉到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而学习C语言的课时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确立课程学习上的重点、难点。对于重点内容,对于简单的问题或C语言语法规则规定的内容,教师则可以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题目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
对于难点和重点,象循环语句、函数调用、指针等内容,教师应突出其对整个课程体系内容掌握的重要性,以重点内容为突破口,带动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于演示、实例分析等功能,简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避免了学生因无法深入知难而退、甚至丧失学习信心的现象,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激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学生以后的编程习惯,还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譬如:在C语言学习过程中++、--等运算符的学习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在不同场合长期使用++、--等运算符。类似的例子象循环语句中的条件表达式while(1)、while(!x)等等。日积月累,长时间接触到类似的表达式,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在以后的二级考试中遇到类似的表达式也就不会陌生。
总之,C语言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对于每一位教师,只要能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摸索,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