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设想(1)(2)
2017-10-16 01:30
导读:二、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设想 (一)确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制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是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问题。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设想
(一)确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制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是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问题。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规划(2005-2014年)制定了:消除贫困,两性平等,健康促进,环境保持与保护,农村改革,人权,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文化多样性,信息与通信技术十个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主题。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实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和核心主题。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根据联合国的统一意识,参照其他国家的实际做法,笔者认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为:成立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教育系统;在政府机关部门展开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农村落后偏远地区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城市里以生活社区为单位展开环保教育,最终通过以上各个环节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使人们能够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经费的来源。前面探讨过通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者进行征收生态税收,最后在所征得的税收其中有一部分税收收入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费。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二个方面:一是每年国家税务局从各地方政府上交的生态税收,根据一定合理比例抽出一部分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运作资金,然后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根据各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申请下拔经费;二是每年各地方政府税务局从地方所征收的生态税收根据一定合理比例预留一部分收入作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运作资金,然后地方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再根据本地方教育的需要合理使用和下拨经费;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1、专门成立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制定可持续教育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起到引导、监督、促进作用;
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一是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参照与学习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先进理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法规化、制度化;二是领导、引导、监督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正常运作;三是统筹和评估各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使用效益、社会效果的反馈;四是编制环境报告书,向社会特别是广大消费者报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等等。
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各种法津法规;二是开展向民众实施环境教育的各种活动,使得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合理化、操作性高、效果好等等。
2、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各级教育课程以及教师培训、再教育项目,并由国家或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调查和评估各级教育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起到的推进作用。
第一,为了能顺利地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育学校将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学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要先对各级教育层次的学校明确创建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是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进行评估和评优;
第二,对教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掌握如何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第三,可持续发展教育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而是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这方面瑞典国家做得非常好,有许多值得参考的经验。例如:瑞典《义务教育学校大纲》的16门课程中有9门谈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如在社会学中提出,学校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对地方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问题采取行动;学生应该具备社会经济、家庭财政和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能够参与讨论实现本地及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方式。生物学让学生在利用自然时,培养他们关心自然并为自然负责的态度;根据相关的生态知识和个人经验,培养他们参与健康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问题讨论的能力。物理学要培养学生从环境、能源以及资源的角度考虑人类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人工建筑所带来的后果,并对之进行定量、定性的以及伦理道德角度的评价;学生应该具备各种能源、能源保护、环境、资源以及安全方面的技术应用知识。地理要让学生掌握短期和长期地塑造和改变自然景观的自然过程的知识,认识到人类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作用,评估影响结果,培养学生以生态学的方法为基础,对人们利用资源的不同方法进行反思并坚持理性态度和立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四,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教育,重要的是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学校要通过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到该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里。
第五,学校校园环境是否符合生态自然环境和谐,以及学校是否实施“绿色管理”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一项隐性教育课程。通过校园环境是否环保,学校管理是否始终贯彻环保型、节约型的管理理念作为“绿色学校”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因为这不仅仅是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无形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无形中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到学生的一举一动,最终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
3、要在农村落后偏远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农村落后偏远地区,由于一是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太薄弱;二是当地农村干部太急于发展当地经济,不惜一切代价以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因此对农村地区的农民以及村干部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同样显得重要。具体做法如下: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每年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下拨一定的经费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费;成立农村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指导和引导农村地区开展各种环保教育,给农民和村干部灌输正确的环保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一种理念。
4、要对政府各级部门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各级机关部门在制定各种政策制度时,必须时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政策;
5、以行业或协会或主管部门为单位,对企业进行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如何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6、以生活社区为单位开展环保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形成以生活社区为单位的一种生活方式。以生活社区为单位开展环保教育将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社区中成立环保教育中心向社区的全部居民和学校免费开放。通过这种方式,扩展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空间,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有机会接受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得环境保护教育理念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让所有消费者都能成为一个环境保护者。
参考文献
1.祝怀新.瑞典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
2.王雍君,陈灵.循环经济论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杜放.生态税收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