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1)(2)
2017-10-17 01:29
导读:2.用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及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情绪 钢琴作品本身具备很强的欣赏性、娱乐性,每一首作品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首动听的诗篇
2.用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及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情绪
钢琴作品本身具备很强的欣赏性、娱乐性,每一首作品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首动听的诗篇,都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和色彩。教师通过范奏、音乐欣赏,把歌曲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及主观能动性。笔者常常将同学要演奏的作品提前一到两个星期布置下去,让他们先查找资料(文字资料以及音响图像资料),从文字以及音响上了解并感受其音乐的思想感情,了解在先,上课在后,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也是较为有效的另一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摩本组同学以及高年级师兄、师姐及其他组教师的钢琴课,有条件的可到外校(地)观摩学习。通过上小组课、观摩课体会和了解不同钢琴作品的思想感情、风格内涵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奏,互相听,互相指出问题,互相鼓励。这样较多地给同学们提供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奏的机会,将调节和控制自己演奏的情绪情感在多项活动中进行,久而久之,钢琴演奏的良好情绪情感控制能力就会逐渐形成。
3.以良好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情绪情感
钢琴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竞赛性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等,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的竞赛情绪和强化竞争意识,以增强其学习动力。首先,在本组学生中引入竞争,如:就同一年级同一程度同学来说,看谁的作品完成数量多,且完成质量好,在比数量、质量的同时比动作、姿态、情感及完整性等,课堂上比,台上也比,然后是和其他组以及高年级同学甚至兄弟院校同学的竞争,最好能和其他组师生联合观摩或者联合搞音乐会等。这样既能找出自己的问题也能学习到别人的长处,既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将竞争意识贯穿在我们的讲解、示范、练习、考试、演出等教学活动中,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激发、表情激发、情境激发和竞赛激发等形式,激发学生良好的竞争情绪,让每个学生都有近期和长远目标,使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更多更好地掌握所学的钢琴知识及钢琴演奏技能。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情绪更加饱满高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4.加强舞台艺术实践,激发学生情绪
上台演奏是检验其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环节,是阶段性学习的汇报和展示,也是培养“调控”演奏心理情绪的最佳途径。因此尽可能多地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从小舞台到大舞台,从少的观众走向多的观众,这样循序渐进方能步步提高。因地制宜地较多地举行一些小型汇报会或演奏会,体会舞台感和驾驭舞台的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和提高舞台情绪情感控制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常会这样,每学期举行本组学生分年级的汇报音乐会,每学年举办混合年级音乐会,节目包括独奏、重奏、四手联弹、自弹自唱以及钢琴伴奏(请同学唱)等,节目形式尽可能多样化。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上台表演的机会。情绪情感调控能力较差的同学可先上重奏或四手联弹甚至小的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等形式;情绪情感控制能力较好的和技术较好的同学可让他们上重奏或者独奏,某年级确实没有拔尖的学生也可以不上独奏,可完全搞成小组齐奏或片段演奏欣赏会。在以后的舞台实践中,独奏的节目成熟一个上一个,决不能免为其难,以免影响学生健康演奏情绪情感调控能力的形成。
正式上台演出前,要稳定自己的心绪,较好地回忆课堂上自己练习的正确感觉。台上演奏时,要把注意力和兴趣投入到表演的过程中去,不能把听众当成检查者,好像他们是专门前来挑毛病的,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要把听众当朋友、老师或是同学,要感到是在用琴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这样心情就会放松自如,演奏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要经得起意外事故或失败的考验,比如舞台上的灯光甚至观众席上出了点什么问题,对这种突发情况都要有思想准备并要在最快时间做到冷静和放松,不能破坏了自己的情绪;另外落落大方和潇洒的台风更是极具舞台魅力和效果的,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奏中的姿势等都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作为演奏者,“他的最终目的是去表现作品,同时也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这种“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对钢琴演奏艺术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起着支配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总之,钢琴教学中情绪情感的调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将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较好地调整学生的演奏情绪,使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才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钢琴教师应时时认识到良好的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适时地应用种种调整演奏情绪的良好手段,激发他们对钢琴演奏艺术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表演欲望,使他们演奏的情绪情感随时处在一个良好的可控状态,从而达到我们每个钢琴教师想要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薛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