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3-3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已知基础上探求未知的能力。一是教师要善于把已知当未知。教师要努力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不当“传声筒”。二是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当先生。“教学相长”成为真正的现实,正如《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指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教师角色多元化
3.1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教师创设一种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见解,独立或协同学习的班组氛围。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成为追求知识的主人。二是系统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中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3.2综合信息的提供者。教学中,教师是各种综合信息的提供者,学生新知识学习的“先行组织者”。一是更好地“用教材”、“用信息”,不是“教教材”。二是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脚手架”,以缩短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
3.3技能操作的合作者。职业教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师要选择出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形态。一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二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是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把技能操作过程变成师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4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教育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特点是将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
3.5校本开发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尤其体现在校本研发。一是要有教科研精神,追求教育教学新境界。二是教学过程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眼光审视和分析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提倡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意义建构,是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合作与对话中实现。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总之,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职业品质及教育教学能力,扮演好多元角色,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主体性,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像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多尔所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