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李玉琴

2017-10-21 06:5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李玉琴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李玉琴  要培养跨世纪的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李玉琴
 要培养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首先从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几个方面抓起,并教会学生学会审美。教会学生做人,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人、成才有利。许多事实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却贻害无穷。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此,我十分重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措施落实,效果明显。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我校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所以我利用第一周的早读和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通过民主讨论增补制定各班的班规。具体班规制定后,为使班规不流于形式,发挥其实际功效,还制定一套评价制度,使养成教育得以进一步落实。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必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宣传教育之后,我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利用此评价制度每日对学生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在德育里加一分。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促,学生在学校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捕捉时机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捕捉时机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时机,再施以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积重难返。刚开学时,学生随手丢垃圾的现象非常严重,每天打扫干干净净的教室,第二天早读刚上完,地上的纸片随处可见,中午一回来,教室里隐隐约约可见一些粉笔头,这些都是班上同学有意中和无意中丢的,学生的随意性比较强,针对这一情况,要抓住关键期对学生卫生习惯的教育,找准学生丢垃圾最为严重的一刻,故意不让学生打扫,抓住教室一团糟的情况,才着手做学生的教育工作,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分析这些垃圾是怎样形成的,当你见到这些垃圾你有什么想法,对那些随便丢垃圾的同学你想说些什么?使学生在热烈的谈论氛围中、在同伴的互相交流中,认识到随手丢垃圾的不良习惯对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不利,改正自己不良行为。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比较大,若教育得法、疏导有方,就有可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纠正必将会付出太多,仍可能收效甚微。因此行为习惯教育要抓好时机,把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去体验、感受,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行为习惯教育要常“训练”、勤督促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俗话说:“养成一种坏习惯只要一天,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需要一生。”只有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下,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充分利用2分钟预备铃的时间,训练学生对学习用具的准备及摆放,利用课内的时间训练学生的独立作业的习惯;……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到实处。当然,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这样,教师的勤督促显得更为重要了。平时发现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在对孩子进行培养时,要有耐心,反复督促,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出现反复的情况也不要气馁,这是正常的现象,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转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古语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从小抓起。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便可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
    上一篇:如何针对学生实际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