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情景激活教学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景的思考 作者:钱亿明 郭庭楠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本人觉得教学情景的创设要以我们的实际生活为依据,选择适合我们的学习对象、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把教学情景贯穿于整堂课的始末,运用我们的教学设备和媒体,选择恰如其分的方式,合理的开展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情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字】教学情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如何促使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在形成基本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正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所在。
罗杰斯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情境创设看作“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最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信息技术总是与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即“情境”相互联系,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其他手段所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不但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趣的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联想、表象,使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的新知识,给新知识赋予新的意义,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高效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其实,所谓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及须解决问题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并以此为支持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情景创设的作用和意义,才能从源头出发创设精彩的合理的情景,确实优化教学,化简教学,激活教学。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要密切联系实际
在了解了情境创设的基础理论和重要意义后,为了能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我们必须紧密联系教学的实际情况。
1、了解学习对象的实际情况
学习对象是指教学目标的各个方面,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整合这些学习对象。创设情境必须围绕学习对象展示,同时分析学生身处该情境中,是否会产生与该学习对象相关的心理感受;考虑学生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会做什么与该学习对象相关的事情。当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时,情景的创设才是可行的,合理的。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系统的研究教材,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吃透教材,合理的处理教材,理清教材的所处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师安排设立的教学情景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心里有数。比如,我在利用“PowerPoint”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教学时,让学生制作一个介绍自己的学校的多媒体作品,以达到学生熟练应用“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的目的。在这过程中,我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学生要思考用什么素材表现自己的学校,素材应该怎样组织,界面如何安排,颜色如何设计,大家纷纷出主意,想办法,等到任务完成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在 “任务”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教师再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指导,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