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 (一)(2)

2017-10-23 04:44
导读: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 闪存容量8GB8GB 传输接口USB2.0USB2.0 视频播放格式RM/RMVB//AVIRM/RMVB//AVI/FLV 音频播放格式MP3/WMA/FLAC/AAC/APEMP3/WAV/WMA/OGG /AAC/APE/FLAC 音频录制格式

产品名称 A产品 B产品
闪存容量 8GB 8GB
传输接口 USB2.0 USB2.0
视频播放格式 RM/RMVB//AVI RM/RMVB//AVI/FLV
音频播放格式 MP3/WMA/FLAC/AAC/APE MP3/WAV/WMA/OGG /AAC/APE/FLAC
音频录制格式 WAV WAV
图片类型 JPEG/BMP/GIF JPEG/BMP/GIF
显示屏 3.0英寸 3.0英寸
外形尺寸 88×50×10(mm) 89×58.5×8.2(mm)
外接存储卡 TF卡(64MB-2GB) 不支持
系统支持 Windows 2000/XP/Vista Windows 2000/ME/XP或以上
A.A产品和B产品的存储容量一样,它们所支持的图片类型也一样
B.A产品可用于Windows Vista环境, B产品不可用于Windows Vista环境
C.A产品支持5种音频和3种视频播放格式,B产品支持音频和视频播放格式更多
D.A产品能够外接存储卡,B产品不支持外接存储卡
 如果要得到这道试题的正确答案,“读”出有效信息、无效信息以及隐含信息是直观重要的。不可无方向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往往很多时候可以逆向根据选项或问题有针对的分析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挖掘出的信息后,还应分析这些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有关联那么整合的过程就是解题的突破所在,能够做到这些就很容易得出试题正解。
四、把握源自解答要求的信息
    对于考生而言,从题目要求中获取解题的必要信息那是必备的解题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维方式。不论哪一学科的考试,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审题的过程也就是从题目中读取和把握有效解题信息的过程,因题制宜的挖掘题目的要求,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的信息。实际情况中,不少考生能够读出题干中切合解题方向的有效信息,而容易忽略了设问的要求信息。因为这类信息在题干中表述简要,通常不影响考生从题干中“读”到的信息与在图示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例5】2008年10月浙江省高考试题
 下列VB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文本框Text1中显示的内容是______,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______。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a(i) = 2 * i
     Next i
     Text1.Text = Str(a(10))
     s = 0
     For i = 1 To 5
         s = s + a(i)
     Next i
     Text2.Text = Str(s)
 End Sub
 通过从题干和程序中“读”出的有效信息,考生就基本确定了回答问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信息技术综合试题解答的“开放度”不尽相同,有的试题相对“开放”有的则比较唯一。 “显示的内容是”就属于考生容易忽略的对于回答开放程度界定的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回答要求信息,才能获取有效分数。
五、把握源自探究过程的信息
 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考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完成探究,有时前一问题的探究信息就是解决后一问题需要的重要信息。
【例6】2008年10月浙江省高考试题
 李涛制作了一个名为“春天.fla”的Flash动画,如第1图(见附图页)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第2图(见附图页)所示为“溪水”元件的编辑界面。已知在“图层1”第1帧舞台上水波实例的大小、位置属性如第3图所示,第30帧舞台上水波实例的大小、位置属性如第4图所示,并且X轴正向向右、Y轴正向向下。在该图层第1到30帧之间制作了一个动作补间动画,动画效果是水波由______向______移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如第1图(见附图页)所示,在“水波”图层的第1帧已放置“溪水”实例,第60帧已插入一个______(填:帧、关键帧或空白关键帧)。测试影片时,会不会出现水面波动的动画效果? ______
(附图省略)
    此试题需要考生去进行加工而且要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解答,从题目和图示中获取了足够有效信息后正确的分析判断不仅影响到第(1)小题的正确性,还影响到第(2)小题能否回答正确,从第(1)小题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分析得到“溪水”元件的属性为影片剪辑,在该元件中设置了动态效果,把握这个探究的过程信息则为得到下一题的正确回答提供了保障。这样的试题符合探究学习的思维模式,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我们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我们掌握了在信息技术高考解题信息的来源特点,就能更好地获取和解读信息,为答好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敏锐,对信息的解读越深刻,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就越富于理性,考生在高考中解题的准确性也就越高。


【参考文献】
1、《技术总复习导引》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浙江省历年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上一篇:[教学论文]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