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探(2)

2017-10-25 03:02
导读:学生的合作行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小组内部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差异以及人际关系和合作氛围是制约个体合作行为
 
 学生的合作行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小组内部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差异以及人际关系和合作氛围是制约个体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课堂的不同特点来划分学习小组。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划分一个基本式学习小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采用自由式(学生自由组合)、同桌式(同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立场式(根据不同立场和观点组成学习小组,适合辩论等教学情境)等等不同的学习小组划分方法,学习小组的划分应该是动态的。
 这里简要介绍笔者划分基本式学习小组的方法:
 首先,通过课堂上发放简单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增加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了解,调查问卷可以参考如下设计:
 
 这份简单的问卷将不会花费很多课堂时间,却可以为教师提供许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兴趣和动机、性格特点和参与活动活跃度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合理科学的学习小组提供了参考。
 教师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汇总后结合平时对学生成绩和表现的了解,不难将学从知识和技能、性格特点、活跃度等方面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将不同方面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别分入几个小组,做适当调整和搭配,精选一名学生为组长,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这样的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每个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实力均衡,更有利于学生组间互助、组内竞争,提高课堂实效。
 (二)优选内容,适合小组学习模式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学习模式。有的课程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反而弄巧成拙,浪费了课堂时间却得不到课堂实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教师应在备课时仔细研读课本,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浙江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浙教版”)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江南风情游》、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辑部的故事》、八年级下册《第九课:金字塔探秘》等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都得取得很好的效果。
 教师在精研教材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明确的小组探究目标。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不能只是提出一个简单问题,而是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思路,在关键思考环节设计几个具体的循序渐进的递进式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任务单的形式明确地布置给各小组,同时提出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各小组明确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并帮助指导一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
 案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很适合在这堂课中开展。教师可以制作如下任务单:
 
 (三)创造小组学习的课堂情节与氛围
 新课程标准教师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要给学生创造舞台,让学生做导演、做演员。而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时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有没有和学生达到共鸣的过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创设好的情景把信息技术课上的引人入胜,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20分钟,且稳定性不高。所以在教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时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利用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更快走入教学情境之中。
 案例: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九课;金字塔探秘》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对“金字塔探秘”幻灯片的完善,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启动和播放顺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金字塔未解之谜的好奇心理,使用小组任务驱动的办法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在课堂之初,利用各种金字塔的图片和资料、给出一系列问题创设一种神秘的效果。
 师:“既然,金字塔如此之神秘,那我们的几支学习小组就分头出发来探究这其中的奥秘吧!”
 教师将本课的几个重点按照难易程度一一设置为破解金字塔之谜的一道道机关,在这种神秘的氛围下,引发学生强烈的猎奇心理,通过组内的探讨,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小组内的“小老师”和教师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必要时通过学生的上台演示和教师的点拨突破该项重点。
 (四)小组学习时任务分配的层次性
 中学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新奇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乐此不疲的状态下学习。小组间的活动,如:游戏、竞赛活动、角色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由于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所以容易激发学生表现欲望,满足学生成功欲,树立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树立起的自信心容易被打碎。太难的任务会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任务太简单学生触手可及久而久之又会失去兴趣。所以小组合作任务的布置要注意层次性与阶梯性,难度要适中,层层递进。
 任务活动的多种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任务活动的层次性与梯度性能有效地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满足学生在发展各个阶段中的不同需要。
 如以上《第十三课:江南风情游》和《第九课:金字塔探秘》2个案例中教师任务的设计都遵循了由难而易,层层递进的渐进式人物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接近教学目标。
 (五)注意发挥小组中“个人英雄主义”的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虽然强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师也不可忽略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作用。一位教师面对四五十位学生,显然无暇顾全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组织者和“小老师”,除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教会学有困难的同学生先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个人英雄主义”,逐渐形成一种“以兵教兵,兵兵相长”的良性循环。
 (四)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对小组的监控和指导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主开展合作,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课堂的监控,要同时关注多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进度,注意收集学生说、做、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规范学生计算机操作,解决个别组员、个别小组以及全体学生共同的问题。
 (五)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健全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自的一方美丽的天空,每一朵花都会绽放,每个学生都期待受到赏识。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案例: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中《第十三课:江南风情游》中,小组展示成果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评价单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定: 中国大学排名
 
  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小组以及组员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使用多元智能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科学评价方式,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
 2、学习小组整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学习小组整体的评价。
 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挖掘每个学生个体在学习小组中的闪光点。
 
 “教无定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的质量”。愿老师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清闲”的讲授者、敏锐的观察着、优秀的组织者、平等的合作者、科学的评价者、真诚的赏识者,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体间闪耀个性,协作中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明,袁雪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23(4):99-102,104
 [2]王吉庆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朱彩兰,李文光.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信息技术教育,2007,1:37-40
[4]张文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5][美]罗伯特·E·斯莱文.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
[6]王慧敏.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思考

上一篇:多味的素材   灵动的课堂——浅谈小学信息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