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
从发展需要和自身特.出发,实训基地应该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功能。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以提高办学效益、效益及效益。根据研究的结果,目前国内主要有几种功能拓展的思路。
(1)社会培训功能。部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起点较高,装备较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有条件成为城市新市民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的培训基地。可根据职业岗位群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设置培训项目。基地除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2)资源共享功能。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下,努力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一市或一地区的中职培训基地、市人才培养中心和技能鉴定中心。这样,可利用有限的实训基地为社会和其他院校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社会(例如,区域共享型的实训中心)和其他院校已有的设备和条件,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让各个学校的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较多的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3)加工服务功能。实训基地最好能为企业或社会承担部分加工服务任务。利用新购置的生产型先进设备,除满足学生“真刀真枪”的需要,还能为企业或社会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基地营造的企业生产氛围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在实训中不但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素,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模式,而且也为学校和学生自己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了基地的运行和发展。 大学排名
(4)技术交流功能。利用实训基地与社会、企业加强联系,发挥实训基地的窗口作用,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有利于不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训基地力争成为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研发基地。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的智力资源,研究交流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等活动。企业新产品也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技术推广、推销和交流。基地还可以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
(5)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功能。实训基地应该创造条件,成为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考核模块,建立试题库,供培训与考核选择。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培训、考核现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进行继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
二、实训基地的效益研析
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如何影响着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笔者所在的项目组经过反复论证以及多次认真讨论后认为,中职教育以实现培养技能人才的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实训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尤其要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其中,影响综合效益的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明确:选准一个称职的负责人是关键,建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是重点,开拓才有活力和生命,强化控制是手段。另外,实习实训宜小班化,合理应用仿真软件、技能型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安全工作应列为当前中职学校发展的研究课题。
1.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
实训基地最好作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基地运行质态如何关键取决于这个基地负责人称职与否。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基地运行虽具有独立性,但学校对基地负责人必须具有可控性,以确保基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发挥。这种控制不是直接干预或消极制约,而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来积极引导。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在遴选基地负责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条件(某校的做法):既要精通教育教学,又要谙熟企业生产管理;既要热心人才培养,又要有市场经营头脑;既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有踏实苦干的品质。
2.结合,校企合作
建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是重点。企业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学生在企业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学结合教育的成败。所以,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至关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