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陈旧
针对“是否喜欢目前的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喜欢”的学生仅占8%,“一般”占51.5%,“不喜欢”和“说不清楚”分别占33%和7.5 %。大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表示不满,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很多人集中在一起的“大课堂”方式进行,限制了授课方式选择性而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即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客体,“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是高校理论课多年教学的一贯做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知识呈现模式过于单一,面对多元化的世界,面对日益活跃的大学生思想,难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这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也直接影响了师生间的互动,缺少学生的参与,是很乏味的。在“老师与您的交流情况”的调查中,有8%的学生肯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师生间能够“彼此经常坦诚交换意见”,33.5%的学生认为“老师偶尔与我们交换意见”,27%的学生认为师生间“很少交换看法”,31.5%的学生认为师生间“基本上没有进行沟通”。59%的学生把“老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2)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虽然绝大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安排有实践教学环节,1999年高校扩招实现了大众教育对精英教育的代替,这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但扩招后高校学生人数过多以及活动经费无法保障等原因,导致无法全面实施有效的实践,能够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环节落实到实践中的高校少之又少。有30.5%的调查对象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要改革的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很明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课堂、融人社会、融人生活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
4.教育者的素养参差不齐
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在教师,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政治理论素养与学生的期待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FIL点。
(1)专业理论素养不足。在对“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调查中,学生认为“理论功底不足,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占20%,认为“老师的言谈、年龄、性别、个性等因素有影响的占调查总数的12.5%,认为“表达欠缺感染力”的占到调查总数的8.5%,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构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甚至许多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比重过大,工作势必对教学产生严重干扰。规范教师队伍,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成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
(2)缺少职业自信心、荣誉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具有立竿见影的即时效用性,而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学生的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锻造着学生的健康人格,但这种“软”结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达到一种高层次的成就满足感。加上教育对象对政治课普遍存有逆反心理,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政治的淡漠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得很多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育人灵魂的伟大工程缺少足够的信心和荣誉感。
(3)教育观念陈旧。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政治课教师习惯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去组织教学,仅仅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一味地灌输,却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忽视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将其简单等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不重视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来引导教育,不注重研究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不注重把科学的理论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注重把抽象的概念与鲜活的学生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不自觉地扼杀了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导向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老师以何种角色出现”的调查中,有33%的学生认为是“思想灌输者”,3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督导者”,这种调查结果不能不让人吃惊。
5.受教育者缺乏学习认同感
从调查中可知,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的调查中,有18%和3%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要”和“没有必要”,高达51%和5%的学生明确表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感兴趣”或“不感兴趣”。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19.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认真做笔记”,53%的学生“只听不做笔记”,那些在课堂上“看其他书或是打磕睡”和“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占到了16.5%和11.5%。甚至很多大学普遍存在着学生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究其原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占到了46%之多。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是,在对学生进行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看法”调查中,59%的学生认为“势在必行”,3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没有必要”和“说不清楚”的各占5.5 %,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呼声的确是非常高的。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要改革的是哪些内容”,32.5%的学生认为是“枯燥的教学内容”,30.5%的学生认为是·“单一的教学模式”,22.5%的学生认为是“授课方式”,14.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实践手段”。可见,必须多管齐下,进行切实有效的对症施治的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归结起来,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1.打造深厚的素养
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如果自身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挚爱,自然感动不了学生,更谈不上触动学生的灵魂,甚至会将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提高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正确认识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观的人才,其言传身教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讲马克思主义、信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以自己的信仰和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向着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大道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