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课堂教学的优化途径——论小(2)

2017-11-06 02:33
导读:二、以小组课外学习优化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外乎有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小组课外学习属于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

  二、以小组课外学习优化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外乎有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小组课外学习属于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所谓小组课外学习是在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下,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参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受到思想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体现的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师与生、生与生相互合作、研讨交流和大班展示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平台,并促使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下面笔者就如何运用小组课外学习优化大课堂教学谈点看法与体会,求教于同仁。

  (一)组建学习小组和学科学生协调组,是保证小组课外学习和优化大课堂教学的条件
  首先,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小组是课外学习的载体,组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课外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小组的组成以一门课程为基础,以课程开设时间为周期,在开课的第一节课上建立。因是课外学习,也为使同学学习方便,一般是以宿舍为单位或自由结合,每4-6人一个小组,设小组长一人,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大班讲授以外的学习任务都以小组为依托进行。各小组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协商确定,可以在教师设计的选题中或是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行选题,征得教师同意后确定。小组学习要求全员参与,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可以让组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主动分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也可以采取在小组长的协调下,记录、联络、信息资料收集、、电脑制作等由组员轮流承担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获得不同方面的体验、锻炼和发展。

  其次,建立学科学生协调组,作为协助教师指导、监督、调控小组活动的组织。在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也不可能参与每个小组课外学习的全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学科学生协调组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组成员由各教学班的班长、学习委员和学生代表等若干人组成。实行各教学班协调组成员轮流执周制度,每周由值周班长做好教学周志。教师通过协调组指导、监督、调控小组的课外学习活动和大课堂交流活动。

  (二)教师的指导、监督、调控是小组课外有效学习和优化大课堂教学的关键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小组课外学习,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随意性,学习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教师对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关键。法雷尔(ThomasS.C.Farrel1)认为:尽管学习者是在和他们的同辈群体进行协作学习,并且“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但他们还是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首先,教师是小组学习目标的制定者,学习内容的设计者。教师在小组学习之前,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精心设计小组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学生拟定出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探讨价值的话题供小组选择。为此,笔者坚持在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在学生中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定期与学科学生协调组和各小组组长开见面会,利用课间和业余时间与学生坦诚交流。以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看法、要求和建议,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疑惑问题,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通过学习还存在的疑惑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又符合学习要求的话题供学生选择。

  其次,教师要依托学科学生协调组和网络有效组织、指导、监督、调控小组的学习活动,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学习是课外学习,学习松散,教师不可能参与每个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如组织不当,监督不力,容易放任自流。因此,教师的组织、指导、监督、调控是小组学习有效实施的保证。笔者的做法是:(1)要求各小组认真做好学习活动记录,将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的情况准确地、详细地记录下来,小组长定期通过Email向教师汇报,以保证小组成员的全员参与。(2)教师通过学科学生协调组与各小组建立联系,定期召开见面会,对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参与情况、执行小组学习规则情况、小组学习记录进行检查;对小组提交大课堂交流的学习成果进行讨论。(3)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开邮箱和手机号,以方便学生随时与自己进行面对面、网络或电话沟通。对学生学习资源获取、整合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小组课外学习自始至终处于教师的指导、监督和调控中。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激励“三维双向”互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