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生成有效性的教学方式例谈(2)
2017-11-11 06:32
导读:我先是让一个学生上台画,再让一个学生说发现,然让几位同学说思路,再让同学们发现思路的不同,最后让学生归纳思路的相同之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我先是让一个学生上台画,再让一个学生说发现,然让几位同学说思路,再让同学们发现思路的不同,最后让学生归纳思路的相同之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帮忙解惑。随后请同学编几道类似的题进行小练。一道题分解成几种讲解方式,主体回归学生,教师作为一名听众。孩子们很认同这种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也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因为孩子在接触一道新题型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切实地把握它,他们总是要求“再出几道题我们试试看”。这时的主动权已充分被孩子们掌握,学习好的孩子就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其他的孩子乐于证明自己攻下学习城堡的能力。这样仅仅一道题,只要教师充分做好讲解的预设,问题的生成是自然而高效的。
四、课堂小练针对本课重点,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有效性
每节课都有本课的学习内容,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同学们得到有效性的学习,课堂小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教师可以在每节课最后几分钟留出两道题给孩子们独立练习,让孩子们知道每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是要得到检测的。孩子们在课堂初始就有了明确的学习指向性,课堂上就不会开小差,这也是验证整个班级学习情况很好的手段。当然这种题型建议课前预设要有梯度,不要打击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有学习的成就感,乐学乐练是我们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课前,我会先把本节课要小练的范围以学习重点的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告诉同学们,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学习,让学生们有个心理准备,也有学习目标,不会显得突然,给学生们造成学习矛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练习题量小而精,答题简练,让学生觉得学有所获。实践证明,小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突显本课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小调查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激发学生自发性的自我学习的欲望才能充分达成,因此教师在课前预设时应以学生个体感知为主要思考对象,结合本班的情况综合时间、效率、成果等各方面进行针对性预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课堂的有效生成来自于精心的准备,教师要将课上得新颖些、生动些,从而达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