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科书编制的学生需求调查与分析(1)(2)
2017-11-13 01:17
导读:得分 有效数据 464 464 33.00 60.00 48.1200 5.25725 下面分别是城市和农村学生12道题目的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城市学生描述统计 人数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得分有效数据46446433.0060.0048.12005.25725
下面分别是城市和农村学生12道题目的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城市学生描述统计
人数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
得分有效数据21121133.0056.0046.01894.97876
农村学生描述统计
人数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
得分有效数据25325340.0060.0049.66674.93907
通过对总分为60分的12道选项一致的题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平均分数很高,总体平均分为48.1200分,城市中学平均分为46.0189,农村中学平均分49.6667,说明问卷中这12道题目比较容易,学生对本问卷提出的教科书编制“需求”是肯定的,并且肯定的程度很大。学生总体标准差为5.25725,城市中学为4.97876,农村中学4.93907。不论是总体还是分区域,标准差都很小,这说明就算是将区域、性别、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等因素考虑在内,学生对教科书编制的需求也是比较整齐的,问卷中这12道题目的得分相对集中,说明本问卷问题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信度和效度在逻辑上都达到了要求。另外,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平均分、标准差有差别,但是不显著。由此可以发现,区域因素在教科书编制需求上的影响力不如想象中的大。(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传授给他们传统教科书中的学科知识是不够的。传统教科书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知识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但割裂了化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问到学生教科书中除了以上知识外,是否要编排联系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容时,城市中学有38.8%的学生非常同意,41%的学生选择同意,选择无所谓的有14.8%。而农村中学有57.8%的学生非常同意,38.8%的学生选择同意。这说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加地渴求课外的知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城乡两地学生课外知识信息获得量的差异。在这一点上,教科书编制者怎么样满足城乡两地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值得思考的。关于引入教科书的资料选择上,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也大致相似,37%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化学最新发展和成果,近46%的学生选择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只有8%左右的学生选择化学知识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选择化学家事迹的学生只占7%左右,选择其他资料的学生不到1%。可见学生很关心化学学科的进展和应用,希望能掌握所学习化学知识的现状,希望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但是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以及化学家的事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编制者们怎么样才能在满足学生需求减少这两部分内容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减少对学生探究学习有所启发的知识发现和形成过程内容的情况下,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情感和素养的任务呢?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教科书内容的主题是学科知识,但对知识的呈现不能平铺直叙、进行纯文本的罗列。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各类知识的理解,就要借助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照片、图表。下面是对学生认为最应该选编照片、图片主题的多选题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