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务日记制度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2)
2017-11-13 01:59
导读:2.经常性原则。即班主任经常观察班务日记(一般情况下用早自修及课前时间即可)。一来可以掌握班级学生动态,及时调整班级管理工作方针,以求良
2.经常性原则。即班主任经常观察班务日记(一般情况下用早自修及课前时间即可)。一来可以掌握班级学生动态,及时调整班级管理工作方针,以求良好效果:二来可以掌握班干部工作情况,能对班干部工作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三来可以发现日记的不合理之处,并根据学生讨论及时调整日记内容。经常性原则的贯彻能使班级平稳发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3.规范性原则。即班务日记的记录要规范,不走过场。一者,班主任应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班级管理的培训,强调记录的规范,并研究班级动态;二者,班主任应及时以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工作,促使班级和日记制度向预定的轨道发展。规范性原则的贯彻,能使班级和日记制度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班务日记制度实施的效果,不流于形式。
4.考核性原则。即将班务日记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班干部考评结合起来。一是与德育量化考核方案的配合,定期(最好是以周为单位时间)进行量化评分,并公布考核结果,借助舆论以建立激励机制,鞭策学生培养更好的自律意识和自省能力。二是进行阶段
工作总结(以一个月或两个月为单位时间),结合学校的班级考核结果和班级
民主生活会考核班干部工作,“论功行赏”,以激励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考核性原则的贯彻,最终目标在于
教育学生懂得自觉纪律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与谅解,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5.公开性原则。即班务日记定点放置,供师生共同检查监督。一般来说以放置于讲台桌为宜,一方面任课老师也可以及时观察,掌握动态,参与管理,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换意见,共同管好班级;另一方面有利于班干部及学生通过班务日记互相监督和自律自省。公开性原则的贯彻,其目的在于使班级管理透明化,并使更多的人参与班级的民主管理,促进班集体向良好的运行轨道健康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班务日记制度的实施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班务日记制度正是有效地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和体验道德准则的一项制度,它有助于学生克服不良倾向,培养全面素质尤其是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经过两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班务日记制度建设,现笔者所任班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大都具有反思精神;班级凝聚力强,师生人际关系融洽,班风、学风良好,尤其是连续两年在学校班级星级考评中提前一个月达到“三星”标准,名列全校之首。无疑,班务日记制度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已使笔者所任班级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