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业导向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1)(2)
2017-11-15 02:05
导读:2,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升本问题。现在有一种风气,就是学校都想向高层次方向发展。而现有的院校设置政策又规定,高职院校在达到学科型设置标准时,
2,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升本问题。现在有一种风气,就是学校都想向高层次方向发展。而现有的院校设置政策又规定,高职院校在达到学科型设置标准时,可以升格为本科院校。最近有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在调整了办学思路,成功地进行“学科型”转向后,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这就使得其它职业技术学院也希望把自己建设成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此提升学校的“层次”,同时去赢得更多的国家投入。无疑,这种趋势是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
3.投入方式与力度问题。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还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以及学费和学校自筹资金来维持运转和发展。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所限,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学生的学费成为大部分高职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目前的政府经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后,国家开始对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有所投入,但这仍是杯水车薪。要使高职教育更好地发展,应该在投入的方式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千方百计加大经费投资改革的力度。例如,可以探索高职院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途径,摸索与行业和企业共建、合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等等。
4.产学合作问题。要进一步鼓励社会、行业和企业加强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职业技术学院是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也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行业和企业应对高职院校给予特别的关爱,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例如,行业和企业可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向高职院校注入资金,派出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与学校共同把握办学方向;可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与学校共建实习基地,向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作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学到真本事。另外,企业还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这种合作或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是互补的,他们的合阼应该是双赢。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职业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
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