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坚持就业导向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1)

2017-11-15 02:0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坚持就业导向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实施“三教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实施“三教统筹”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全国高职战线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截止2002年底,全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已达1374所,其中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548所,高等专科学校219所,成人高等学校607所。此外,一部分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具备条件的民办高校也在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全国专科在校学生约为 781万,占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3%,其规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资金支持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发展前景良好。但毋庸讳言,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来自于体制和机制,有些来自于认识和观念,有的是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也有许多是我们高职教育内部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将高职教育定位于就业导向的教育,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面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另外,高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些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也是与普通“学术型”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近年来的经验证明,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他们以较高的就业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新生报考率、招生报到率说明,他们正在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所学院的生态养殖专业,每年供应港、澳和内地近10万头肉猪,且猪粪又用来养殖鲜鱼,栽培有机蔬菜、花卉;他们培养的护士大都通过英语4级和具有高超的护理技能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另外,该院的校产收入年年增加,2002年底,已达到了产值过亿,利润上千万的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学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湘南的偏远地区,他们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像这样的例子,全国还存在很多。这都是坚持走以就业为导向,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结果。
然而,不可否认,受大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在定位问题上仍比较模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高职教育引向了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方向。在课程设置上,照搬某些本科院校的课程;在教材编写和使用上.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同小异;在实验和实习方面,也是验证性实验多,结合职业需要的实际操作少,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色。这种作法,显然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以及面向就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将相关政策调整到就业导向的轨道上来,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部分高职院校定位模糊,与目前的一些政策不无关系。在这里谈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高职在校生的专升本问题。目前,有些省市鼓励高职高专院校的在校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有的省市其比例高达30%左右。有的省市采取“2 2”模式,即高职高专2年级的学生,可免试直接升入本科学习。这些措施,对于扩大接受普通本科教育人群,建立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是有益的。但是,毫无疑问,专升本的比例过大,就会严重地影响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混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性质和定位。
上一篇:信息技术新课改的认识与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