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课程下的班级环境(1)(2)
2017-11-15 04:23
导读:牐牨冉弦幌掠幸馐缎纬傻陌喾绾臀抟馐缎纬闪税喾纾前者的主观目的性、方向性就比较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功能和效果往往胜于后者。近几年来,受现代社
牐牨冉弦幌掠幸馐缎纬傻陌喾绾臀抟馐缎纬闪税喾纾前者的主观目的性、方向性就比较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功能和效果往往胜于后者。近几年来,受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和西方教育观的影响,有人认为班主任就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各方面要求,“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任制了学生的自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对这种认识,我以为要慎重考虑。班风是否应该由学生自主自由形成,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班级中品行优良、进步向上的学生是中流砥柱、主导主流,那么尊重学生的选择也是可以的;如果主宰班级的学生本身就不是进步的模范,班风的内涵存在问题,班主任还“遵从”“满足”任其发展,结果就不难预料的了。班主任更不能放弃班风形成中的主导作用,甘做“铁路警察”。在我国现行
教育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实际上肩负了管理和教育的双重身份。作为学校管理的最终执行者和实践者,它的工作体现了学校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者,又不等同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灌输,要做培养人的工作。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是以上方面的表率,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他能够根据学生的现状,建立起具有发展性、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班级模式。因此,班主任在班风的形成中应该有积极的主导作用,应该大有作为。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整合
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