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原因的论争(5)
2017-11-16 01:24
导读:自己是世界强国,世界强国居然遭到小日本的偷袭,这种为珍珠港报仇的情绪是显而易 见的。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有一种独占日本的强烈愿望,有一
自己是世界强国,世界强国居然遭到小日本的偷袭,这种为珍珠港报仇的情绪是显而易
见的。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有一种独占日本的强烈愿望,有一种企图把日本变成美国
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基地的愿望。与其他任何敌手相比较,美国在太平洋利益的安
全,依赖于制海权;而制海权又依赖于水和煤的供应基地和海军基地。为了提供这样的
保障,有两件事必不可少:港口和基地,必要的补给站和机械设施。在亚洲国家中,只
有两个国家符合美国的这种要求,即中国和日本。但当时中国还不是美国的敌手,而日
本却已经是了。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把日本看成是一个好邻居,一个亚洲民主议会政府最好的希
望。随着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地区,即满洲,美日关系开始恶化。从那时起,美国逐渐增
长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怀疑和敌视。日本20世纪扩张,根植于“贫穷和傲慢”。34 因此,毫不奇怪,日本寻求一种典型的西方帝国主义的方式,向外侵略扩张,刺激
经济的繁荣。然而,日本的扩张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例如,中国长期被美国
看成是美国潜在的经济基地。虽然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时间不长,在30年代,美国与
中国的贸易只占美国全部对外贸易的4%,但美国商人和公众认为,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
是一个巨 大的潜在市场。在现代交通条件下,美国人通过菲律宾、关岛、中途岛、夏威夷等
越来越接近日本。从马尼拉到旧金山只有从马尼拉到长崎的3倍;从关岛到美国只有从
关岛到日本的2.5倍。从火奴鲁鲁到旧金山只有2089海里,到日本的横滨是3445海里。
这些地方都已是美国的重要基地。从19世纪末以后,美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这使
美国在亚太地区获得了更多利益。随着日本的发展,美国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护自己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太平洋的利益。因此,早在1900年后,美国海军已经秘密制订攻击日本的战略。35因此
在二战期间,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摧毁日本是合乎自己的一贯政策的。美国领导人绝对
相信“原子弹可以使美国以美国的方式结束战争”36.美国希望独占日本,不愿与苏联
分占日本。使用原子弹将震惊日本政府,迫使其迅速投降,然后占领日本。战后,美国
果然如愿以偿。日本完全由美国控制,暂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基地,增强了美
国对抗苏联的势力。美国实现了“美国第一”的梦想。 最后,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政治家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试制原子弹所耗
费的巨额资金。曼哈顿工程建立了庞大的工业设施来进行核分裂的试验,聚集了大批尖
端科技人才,花费了比任何工程都多的人力、物力。在1944年原子弹试制的高潮时期,
曼哈顿工程雇佣人数达12.9万人。37美国耗巨资试制原子弹,以40年代的水平为价值20
亿美元,以90年代的水平价值近50亿美元。负责曼哈顿工程的少将莱斯利。格罗夫斯
(LeslieGroves)以及这项工程的其他负责人都论证,所花的钱不应该被浪费。在1945
年春,美国加速了核分裂物质的生产,因为格罗夫斯害怕战争将在原子弹试制成功前结
束。38 综上所述,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尽快结束战争,减
少美军伤亡;胁迫苏联;为珍珠港雪耻;摧毁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地;
不浪费已花费的人力财力。毕竟,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事件之
一,弄清楚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的问题,有助于剖析美国的对外政策。 注释 124亨利。史汀生:《使用原子弹的决定》《Har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