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如何练好“软功”(1)(2)
2017-11-16 04:49
导读:最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既是人文修养的一部分,也是人文修养的升华。钢琴教师不仅要有音乐艺术修养,而且还要有其他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艺术实
最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既是人文修养的一部分,也是人文修养的升华。钢琴教师不仅要有音乐艺术修养,而且还要有其他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艺术实践的修养,还要有艺术理论的修养。现在有不少的钢琴教师只是懂得一点音乐技术,至多懂得一点音乐艺术,而对于其他艺术一窍不通;只有一点音乐艺术或技术实践的感受,而缺乏音乐或艺术理论的修养。他们只是钢琴教学的教书匠或“技工”,而不是艺术家和教育家。傅雷先生在《家书》中提出的先做艺术家,再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的教诲是值得我们钢琴教师去反思并引以为鉴的。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软功”后,下面笔者就如何练好“软功”谈一点看法。
首先,要对与音乐相关的哲学思想或思维方式有所了解和有所体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就是通过了解哲学实现的。纵观中西音乐史,大凡著名的音乐家总是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音乐创作思维均源于哲学的启示。如贝多芬受到过康德哲学的熏陶。他的《英雄交响曲》以及一些钢琴作品在本质上是康德哲学及其其他一些哲学的旋律化或音响化。又如瓦格纳的歌剧也是叔本华哲学的艺术再现。再如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的“自然音乐”“具体音乐”的创作,就是受到中国道家哲学的影响。作为一个高师钢琴教师,对所演奏的钢琴作品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必须有所了解。如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就要了解康德哲学和美学思想。由于康德思想博大精深,不可能像理论家那样去作深入研究,但对于一些基本思想应该有所体悟。演奏瓦格纳的歌剧如《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就不能不了解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等相关哲学。演奏西方现代钢琴作品就不能不了解现代哲学。同样,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也不能不了解
中国哲学。中国有一大批钢琴作品既借助了西方音乐技术元素,又运用中国哲学理念。所以,在演奏和示范教学中西音乐作品时,必须要了解中西哲学思维方式和理念。否则就不能领会作品的真实内涵,就不能在示范演奏和教学中真正再现作曲家本人的思想和创作理念,并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思维能力决定着演奏能力,思维能力差必然演奏能力就差。在我国钢琴教育中普遍存在演奏能力缺失的问题,用周广仁先生的话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偏重强调演奏质量,忽视演奏能力的培养。”[3]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演奏能力和教学能力入手。如何提高呢?首先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来自于哲学。哲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提高思维能力:一是从思辨的角度;二是从诗性的角度。思辨强调的是思维的逻辑性,诗性强调的是思维的想象力和非理性的创造力。而这两种思维能力的提高,要端赖于思辨哲学和诗性哲学的学习和培养。特别是在演奏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这种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受思辨哲学影响较多;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受诗性哲学的影响较多。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谢南南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大学生
就业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