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2)

2017-11-16 05:36
导读:(一)想当然的家长 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水平,无论是低文化水平的家长还是高文化水平的家长,他们在孩子未出现严重问题之前都固守自己的教育方法


(一)想当然的家长
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水平,无论是低文化水平的家长还是高文化水平的家长,他们在孩子未出现严重问题之前都固守自己的教育方法方式,认为自己的教育没问题,而有问题的是孩子,因此一般带孩子来咨询的家长总是把孩子的缺点数落的很多而且非常生气,恨铁不成钢之情益于言表。这类家长的教育观念与他们的自我中心思维紧密关联,在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孩子其实只是他们的一部分或者延续,因此必然的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当然这种观念不仅仅制造了许多问题青少年,而且造就了大批缺乏创造性的平庸者。家长的欲望就是孩子服从,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为所欲为的对孩子实施他的教育,也就是说家长认为的好的教育都能够在家庭中进行,这是由家庭教育不可控的特点所决定的,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尽管孩子会有不同形式的反抗如婴儿可以哭闹来反抗家长肆意的更换奶品,幼儿利用逐渐灵活的身体动作挣脱家长的手,甚至小学生学习撒谎来反抗父母的附加作业,但客观上的力量悬殊、脑力的巨大差异,孩子绝对不是家长的对手,最终的结局,至少是短暂的结局孩子输多赢少,家长是赢家。也就是这个赢家满足了家长的统治欲、权利欲、占有欲,但恰恰牺牲孩子的敢为、敏感、求新求异、自我保护、抗挫耐挫、自信自尊、爱、理想等优秀心理品质的形成。任何心理品质都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旦过程中的教育刺激是不良的,尤其是当个体的主观经验还不足以对刺激甄别的情况下,隐患是巨大的。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些隐患的突显时期,前来咨询的青少年尽管问题不同,但根源性问题是一致的:普遍的家长都有自我中心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家庭教育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尽管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但反应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外向孩子反应强烈,有的内向孩子反应舒缓甚至表面很平静。前者从客观上会引起家长的关注、会造成矛盾的激化,使成长问题明朗化,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后者的成长问题则往往被家长忽略,许多家长说孩子一直都很乖,没想到会弄成这样。如一位叫小敏的初三复读生在新学校学习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她离家出走,家长动用警力被找回,后又割腕自杀而因刀不快未遂,按她的原话就是“想死,刀都不快”。这位少女是不是真的对生活绝望了呢,不是!作为一个内向又刚刚转入新学校的复读生来讲,她的自尊因为刚开学的一次课堂上表现不佳被老师罚站多达10节课,受到了近乎完全的破坏。于是她多次向家长提出转学,但家长总以该生所在学校教学质量高等理由拒绝;她多次向同学表达她对老师的做法的反感情绪,以期试图从同学中找到缓解自己心灵痛苦的途径,但她又失败了,因为已经习惯了老师做法的同学并没有与她产生共鸣。小敏最后选择了前述的反抗方式。终于唤起了家长的注意。小敏在其父母等几个大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工作室。我与小敏只聊了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达成了共识:换一个环境,重新投入生活。小敏显得信心十足。小敏的悲剧性故事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务必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只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想当然地去要求孩子,甚至于去逼迫孩子,就如小敏的父母,那不仅不能培养出人才,而且连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都危险。




家庭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一个很难掌握的问题就是在教育子女中,家长如何讲究分寸,把握尺度。有一种翠鸟,开始窝筑得较高,怕小鸟摔死,便住下挪窝,一次又一次,最终把窝移得离地面很近,结果小鸟被人抓了去。同样严格要求也是需要的,但过了度,不讲分寸,就会成为苛求,不但不能对孩子起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就会束缚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孩子成为一个萎靡不振、少年老成的小老头。平等、民主、宽容自然是我们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但一旦过了头,就会成为放任,姑息养奸,家长也会失去教育的主动权。马卡连柯曾说:“不管你们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因此,也就需要在自己的身上培养分寸感。”这话是颇有道理的。家庭教育难就难在分寸的把握上。家庭教育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季成军,1998)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艺术,教育的结果往往于希望相反。
上一篇:研讨式教学模式评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