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语言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2)
2017-11-19 05:18
导读: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思考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一个学生回答: “绳子连船也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马上进行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思考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一个学生回答: “绳子连船也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马上进行追问式评价:“小小的绳子也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绳子可不结实。”学生思考后回答:“绳子虽然不结实,但是便于操作。”教师再深入追问:“操作?什么意思?”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再次回答:“绳子连船,便于调转船头,革船可以两面受箭……”教师问:“同学们同意他的结论吗?都明白了?我也明白了。没的可问了,谢谢你的积极思考和精彩发言。”回答问题的学生高兴地坐下了,其他同学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
有效的课堂追问关注着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当学生闪烁出思维的火花时,教师采用追问到底评价策略,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采用追问到底的方式既评价了学生的理解,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唤起其他同学的思考。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思考中,产生一种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同步解说式评价
同步解说式评价是指学生汇报学习心得时条理不是很清楚,或是学生讨论很热烈时,教师根据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予同步的恰当解说,既肯定学生的理解,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励学生。
例如:学生学习《太阳》这一课讨论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时,一个学生说:“桌子是树木做的,树木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树木。所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用的桌子。”教师进行解说式评价:“呵,你还知道光合作用,了不起!”另一个学生说:“不管用什么材料做桌子,都得人来做,没有太阳,人都活不了,谁去做?”教师进行解说式评价:“啊,你一句话就从根本上说明了太阳的作用,很好。”第三个学生说: “还有一点最简单的,做桌子要用眼看着,没有太阳,一片黑暗,怎么做?”教师进行解说式评价:“好好,很会分析问题。其实,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也没有你们,我们都没有了,还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在师生的笑声中结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突出这两大特点。语文课堂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字、词、句、段、篇的有关知识,最终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利用同步解说式语言评价策略,旨在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处、难点处、精彩处深入思考,既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又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评价语言机智风趣,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许,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四、强调精彩内容式评价
强调精彩内容式评价是指学生对问题的关键之处分析科学准确、又有独立见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见解进行再次展示,生成更精彩的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深山风雪录》时,学生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