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BLOG在课外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19 05:1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探析BLOG在课外教学中的应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文章以BLO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BLOG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摘要:文章以BLO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BLOG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阐述了借助BLOG平台开展课外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BLOG;课外教学;知识管理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教学方式,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引发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教学工具,同时也引发了广大教学工作者对现代教学理论的思考与创新,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先进,要使学生在短短的教学学时内及时掌握所有教学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技术,除了一节课灌输的东西较多外,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多大提高,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要进行教学改革外,课外的教学
辅导也应成为教学活动中值得重视的一部分。
课外教学相对课堂教学来说有着很强的教育优势,能够创设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取得特殊的教学效果,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
化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可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课外教学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若将其合理运用到课外教学中,可对课堂教学起到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博客(BLOG)简介
博客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是目前互联网发展最迅速和演变最快的应用方式之一。Weblog,其实是Web和Log的组合词,合起来解释就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利用网络链接、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个人信息发布形式,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又一种网络交流方式。以思想共享为主导力量,运用超链接技术,使知识以它本来的面目组织,达到非线性的特点,加上其吸引众多持不同观点的人来讨论,使学习者与周围交流群体结合在一起,在分享和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BLOG相对当前文化有一定的超前性,更加适合于学习,决定了它将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学习工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BLOG是一种交流工具,利用BLOG可以促进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的一种学习模式。方兴东在他的《博客论110版》中提出:“博客的出现,标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思想交流是BLOG与众不同的地方。
BLOG是一种思维表达工具,有利于教师内隐知识共享。BLOG利用网络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案例、自己的思路经历、教学体会以及瞬时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地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信息通过网络迅速高效传播,可让所有人共享。
BLOG是一种资源库。目前提供BLOG的网站很多,blogger可以将自己收集的网络资源进行分类,建立链接,网站还提供上传功能,可将本地硬盘上的资源保存在BLOG当中,blogger的日志也可以成为资源共享的形式。
BLOG与课外教学
课外教学对素质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在各高校都特别重视学生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BLOG的兴起,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达到课外教学的目的。
利用BLOG记录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的辅助教学内容通过BLOG,教师可以记录每一天教学工作的心得,一天中使用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一些成功实施、效果显著的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确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BLOG记录教师对实际工作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汇集一些教学资源,通过与其他教师分享,一方面使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在分享交流中获得更快的提高。在BLOG中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可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