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问题的学习对探究教学的启示(1)(2)

2017-11-20 01:12
导读: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只要把握问题情景的特征:即结构不良并且杂乱;总是随着新信息的加入而发生变化;没有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只要把握问题情景的特征:即结构不良并且杂乱;总是随着新信息的加入而发生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模式;没有惟一的正确答案[2](P.35),可通过各种形式创设问题情景,如差异性实验,生活事件与经验,科学模拟研究,知识的联系,作业活动[6]。等等。

二、以情景和思维导向图为诱导,调整探究活动的方向与水平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问题情景的开放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与时空的有限性及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为使探究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指向,对探究过程进行准确定位,要求教师在课前对预设问题以及课堂上随时生成的问题预先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和设计这些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和完全的导向系统,并以此调整探究活动的方向与水平。情景与思维导向图就是诱导探究学习活动方向的两个典型要素。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能诱导探究活动的方向。如在图1与图2的情景中,分别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在图1的实验装置中,用你的手将盛满水的玻璃烧杯中的泡沫塑料块慢慢地按下去,你将观察和感受到什么现象?这个问题情景是诱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溢出水的多少与手感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建立定性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沿着F浮是否等于G排的方向进行探究。(2)在图2的实验装置中,两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读数相同,当两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观察弹簧测量计读数的变化与所看到的情景,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证明,此时学生提出的因素是众多的,表述中包含有关与无关的因素,这个问题情景不但诱发了另一个探究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探究的水平[7]。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PBL设计中面对复杂的问题时,画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图3详细地描述了我们是如何使用画图这种方法的[2](94—95)。

“思维导图”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自己的思想画出来,探究学习中,以思维导图为指导手段,可用以指导学生的探究步骤和探究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详细标明探究的起点、目标、探究过程经过的中间环节以及如何达到探究的目标,从而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准确定位,决定下一步探究的方向和选择引导的策略,而不至于在探究过程中过于随意而偏离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思维导向图[8]。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为什么需要研究性学习:追问与求证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教育竞争秩序
上一篇:集团利益与国运衰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