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2)

2017-11-21 04:35
导读:(三)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体现在德、智、体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思想 政治 素质、知识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

  (三)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体现在德、智、体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及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知识素质就包括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各行业各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需求进行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把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进行应用能更好的使高职教育按照人才培养规格实施对学生的培养。

  三、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情景中通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而形成的,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就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各方面的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因此,要从学校、学生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去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而分析国家职业标准在这些培养策略中的应用。

  (一)学校层面的策略。

  在学校层面,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包括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实践教学的实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考试考核。国家职业标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就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1.遵循国家职业标准,设置科学的专业。高职教育的学生要获得适应岗位和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首先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种类有八大类,大类还包含了许多小类和细类,并对各职业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表进行了描述。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需要仔细分析这些职业种类,并对各职业的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统计出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内容相近的职业,再综合这些职业形成一个专业。通过这种方法设置的专业是学校的一些常规专业,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也要时刻盯紧市场的变化,对于新兴产业和职业要提高警惕,通过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设置最前沿的专业。当然这类专业只能是学校的一小部分,多数专业的设置还是要遵循国家职业标准。国家的职业标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体系,是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大量的研究后才建立的标准体系,而高职学校教育的专业也是相对稳定的,是需要稳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要对专业进行修改或开设新专业是一个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的事情。

  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遵循国家职业标准,建立比较稳定的专业体系。

  2.分析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国家职业标准中第二部分规定了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各项专业基础知识,是对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确定职业课程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依据。第三部分规定了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确定课程体系中学习领域、职业工作过程、学习项目和工作情境的主要依据。同时,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能力等级划分为应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并制定有不同的工作能力要求,在执业活动范围、职业工作难度和工作职责上的规定也由低到高发生变化。既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既有横向的层次上的变化,又有纵向的等级上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分析课程体系结构的时候要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分析。

  现在高职教育中比较常用的还是“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是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其专业课程大多是对普通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的借鉴,这种课程体系没有高职教育自己的特色,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尤为重要,要特别重视其专业课程的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中各岗位(工种)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规定,高职教育要以职业中各岗位(工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有机串联和融合职业各项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来形成专业课程,这样才能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这些专业课程的开发,可以通过学习项目来形成专业课程。(1)以岗位的各项职业功能作为学习项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功能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它体现了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活动项目)。如中式烹调师职业,按照工作程序划分了三个职业功能:烹饪原料初加工;烹饪原料切配;菜肴制作。这三个职业功能可作为三个学习项目,通过这三个学习项目来开发中式烹调师的专业课程,这样就可以实现课程与实际生产应用紧密结合。(2)以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内容来确定学习项目内容。工作内容是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是课程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如国家职业标准《物业管理员》的物业维护管理服务的职业功能规定了两项工作内容:房屋建筑维护管理;房屋附属设备、设施维护管理。课程开发中,即可将这两项任务做为课程纵横知识体系中的横向学习项目。在纵向方面,每个学习项目内容含义的深浅、技能要求的高低、知识范围的广度,应以职业等级划分为主要依据确定。高职教育中各专业培养的学生通常是适合许多岗位要求的,在对相关岗位的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专业课程后,就能形成某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

上一篇: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