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课程探讨(1)(2)
2017-11-21 04:56
导读:三、高校双语课程的目标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双语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双语学科 知识,培养基本的双语学习能力,正如专家所言:“培养在非母
三、高校双语课程的目标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双语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双语学科 知识,培养基本的双语学习能力,正如专家所言:“培养在非母语环境或非母语场合中(目 前指英语环境中)较好地表现出具有独立生活、勤于了解;不断深造,乐于交流;适应工作 、善于合作诸项能力的双语者。”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 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和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可持续发展。
四、高校双语课程的实施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认同发展。只有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才能确立 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身心成熟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又不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是情感关注的重点。师生间 所建立的真切交流、帮助学生即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的措施、教师给予的赞同与认可等均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学习动机,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认同心理指个体先由认同进 而模仿,进而采用他人价值观的心理取向。教师用娴熟的外语对学科知识进行精辟地讲解, 使学生有了一种模仿的欲望,从而增强双语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热情
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 行精心地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使每个 学生都满怀热情地双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莉平
大学排名 重构高职
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内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