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课程探讨(1)
2017-11-21 04:5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校双语课程探讨(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介绍高校双语课程的含义,探讨高校双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摘 要:介绍高校双语课程的含义,探讨高校双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定 位、高校双语课程的目标、高校双语课程的实施及影响高校双语课程教学的因素等,结合 我国高校的现状,对双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双语;双语课程;双语教学 一、双语课程及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Bilingual)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两种或两 种以上文化共存,人们可能或必须同时运用两种语言(本国语言和国外官方语言)或两种以 上语言进行会话、书写等表达与交流思想情感的现象。学校双语课程从广义上来讲,指用两 种语言作为课程教学语言的课程;狭义地说,学校双语课程指使用外语作为课程教学语言 的嵌入式学科课程。我国的学校双语课程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使用外语(英语)作为课程 教学语言对非语言学科(如:
数学、物理、
化学、历史、地理、计算机等)进行教学的课程 。这里,把双语课程的教学称为双语教学。
二、高校双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定位
(一)提高学生的双语素养
语言的素养指通过学习语言,具有语言的知识素养、语言的能力素养、语言的审美素养、语 言的角色素养、语言的心理素养。双语素养指通过双语课程的教学,在实现学科素养培养 的同时实现外语素养的培养。所以,开设双语课程不是简单地为了强化英语教学,也不是通 过其他学科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而是使外语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培养具 有双语能力、交流能力、学术能力、文化展示能力的人才,这是高校双语课程应当充当的角 色与定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把握双语课程的特点
第一,学科性。 高校双语课程是在非语言学科中设计的,因此它必须是学科性的。外语的应用要保证学科知 识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双语课程学科的选择、课程进度、学生情况等都要慎重考虑。 要坚持高校双语课程的学科性,不能以损伤学科教学质量作为学习外语的代价。
第二,博弈性。 学校双语课程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并不是进行外语课程的教学,所以区别教学 语言和语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始终在博弈。简单而言,强调语言教 学是以学习语言为目的,强调教学语言是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的。笔者认为,高校双语教 学中的语言教学应当服务于教学语言,只有注意到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才能体现出该门双 语课程的学科性特征。同时,他们既是合作的,又是抗衡的;既是互补的,也可能是冲突的 。所以,高校开设双语课程应有充分的估计,只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才能实现双语 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三,嵌入性。 双语课程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并不是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而是嵌入在学科之内的,是学 科与外语结合的产物。因此,合理安排教学语言嵌入的位置、分量、难易,是双语课程成功 的关键。
第四,能动性与创造性。 双语课程中的“教”“学”关系,是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关系。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充分体现出能动性与创造性特征。一方面,双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外语词汇及表述,学习内容的增多,加之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 无形中加重了学习负担,而不同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差异较大,稍有不慎,学 生便对该门课程产生逆反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双语课程的教学, 要求教师从课程设计到内容讲解力求新颖、简洁、富于生命力,并且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 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包括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教师的能 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双语课程本身的新鲜性和趣味性,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潜能, 并促使自己去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五,开放性。 双语课程的教材是开放的。它要为当时、当地、当事者使用,教材体式不拘一格,可吸取的 素材是广泛的、多样的、灵活的;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开放的。学生获取知 识的经验是不断增长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师生间的 交流和互动是互利互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