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教育电子政务建设(2)
2017-11-23 04:01
导读:3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主要包括: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
3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主要包括: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不断升级扩容,成为我国重要的主干网;省市教育网络建设发展较快,各级各类
校园网建设全面铺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初见成效。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逐步完善,为加速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和物质条件;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明显,与此同时,一大批功能性强、特色突出的专业网站陆续建成。据统计,目前各地、各高校陆续建立的学生就业服务网多达300多个,每年发布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和各类用人单位
招聘信息,开展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职位信息查询。这些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专业服务,社会效益显著,标志着教育行政部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又迈出了重要步伐;③应用系统建设全面展开。“十五”期间,教育系统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和业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在教育部信息中心及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建立了全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计划信息系统,实现了设备共享,提高了设备利用率;④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多年来,从事教育电子政务的同志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勤奋工作,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信息化的目标要求相比、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单位对推进教育电子政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够有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在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发展还不平衡;二是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一些单位存在部门职责不清,条块分割,统筹协调困难,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信息安全体系还不完备,信息安全保密制度还不完善;三是政务信息资源总体缺乏,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权威统计信息结构性缺失,尤其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统计信息缺失;四是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重建设、轻运用的倾向,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信息服务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