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重点
2017-11-29 04:4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重点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规范了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对能力的定义体现了立体化、多维化的特征,对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培训的各项工作,在推进培训过程中应重点抓住以下10个方面的关键特征,即“一条主线,两方面指导思想,三种学习形式,四个关键点”。
(1)一条主线
一条主线指的是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个真实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以高教版的培训教材为例,贯穿整个培训的真实任务就是“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开发”,整本教材均以该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以真实任务来组织培训过程,能够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让学员形成看得见的、物化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当然,真实任务也可以按照层级关系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组织各个模块和活动,从而使培训过程更为严谨,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
(2)两方面指导思想
两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指突出混合式学习思想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强调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既重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又注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学习,培训内容与活动在真实课堂与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无缝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体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新趋势,使得培训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范,这部分隐性的知识势必对学员的学习和后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组织上,强调“主体—主导”教学结构思想,将讲授式教学方式与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给予了学员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既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示范、讲解等主导作用的发挥。
(3)三种主要学习形式
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员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
结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自主探究学习在培训过程中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学员通过网络资源自主探究,能够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同时能够兼顾不同学习者学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学习者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组是培训班的基本组成单位,培训过程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和交流,并贯穿培训过程,安排了很多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成果展示等活动,促使学员在合作中交流和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培训活动中强调师生对话,因为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培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互动的主题,可以是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再点评的模式,也可以是学生置疑,教师解释等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习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4)四个关键点
培训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关键点,分别是强调活动参与、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强调案例观摩和体验以及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反馈。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信息技术能力吗?
教学手段拒绝“孰优孰劣”简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