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校园文化与大学发展(1)(2)

2017-12-06 02:42
导读:二、春风化育,校园文化造就大学的文化品格 1.形以载道,提升学校形象 校园文化承载着或体现出一校的精神和气质。在一所大学之中,一草一风景,一

  
  二、春风化育,校园文化造就大学的文化品格
  
  1.形以载道,提升学校形象
  校园文化承载着或体现出一校的精神和气质。在一所大学之中,一草一风景,一石一人文,一楼一功能,一草一木都在普通的功能之中寄寓着特殊的文化意蕴,表达着一定的育人功能。譬如,校园里一个石头,它的外观与普通石头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当它被赋予人文意义之后,便有了特殊的文化附加值,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追求。例如,位于中国南方经济特区深圳的深圳大学,坐落深圳南山半岛,面临后海,遥对香港;天风海涛,白云红荔,芳草绿荫;一派优美的大学校园景观。它的校训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校园内有一座不大不小的石头,镌刻着遒劲的“古石今人”的字样,见证了这所在“春天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的大学的创业历程,其深刻的文化内蕴,正如该校校长章必功教授有诗所言:“今人看古石,移山倒海词,古石看今人,春花秋月诗”,折射出该校的精神追求。
  正因为如此,办学者们力求将学校建设得像个学校,而不是像个等级森严的衙门或者喧嚣繁华的市场,以努力发挥学校“形以载道”的育人功能,使身在其中的每个校园人都能“享受校园,创造文化”(enjoythecampus,createtheculture)——学识渊博的大学教师、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活跃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的林荫道上,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享受校园的“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使大学校园洋溢着青春的跃动、文化的神韵,体现出“永远的年轻,永远的美丽”的文化魅力。
  2.制度规范,提升学校的管理成效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文化建设,无论是学校发展方向的选择,还是学校战略目标的制订,还是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都需要在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上,通过制度行为文化变革,规范和导引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各种制度文化建设,在提高学校教育和管理成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领导者的工作状态,规范着师生的行为,决定着师生的生存状态,也是消除学校组织行为冲突的根本参照。例如,著名的南开中学从创办之初就注重学生人格的养成,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它提出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培养学生爱国爱群的公德、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此,学校十分注重教育与教养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南开的教学楼前竖有创始人严范荪先生为学校师生制订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一入教学楼,就是一面大镜子,提醒学生镜鉴自己是否符合“容止格言”的要求。这就不仅是对学生堂堂仪表的规范要求,更是对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塑造。它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更多地在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等制度及措施的建设,就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精神滋养,积淀学校文化品格
校园文化提供着大学教育的精神养料,它是一种“无声教授”和“潜在课程”,日日夜夜,时时处处,以或庄严或幽静或神圣或静美的充满文化灵性的气韵,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影响着该校“大学人”的气质品性,铸造着该大学的精神品性。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向春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信息公开与高等教育发展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变化----家长座谈会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