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校本运动下的学校特色构建(1)

2017-12-06 02: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校本运动下的学校特色构建(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构建学校特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特色构建领域
摘 要:构建学校特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特色构建领域广泛,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以校本为切入点重构学校特色。校长、教师、特色定位成为学校特色构建三大要素,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校本运动 学校特色
时下,在教育管理杂志上出现频率最高、学校管理者思考得也最多的就是:学校特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学校特色不仅反映了教育改革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在竞争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策略,还是校长们实现人生抱负、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有个性学生的必然选择。那么,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学校如何建构学校特色呢?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特色”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也就是说某事物在同类事物相比中,既有着同类事物的共性,更彰显着与同类事物对比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既可能突出地体现在与同类事物相同的共性中,也可能突出地体现在不同之处,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它具有局部性、相对性、本位性及时代性的特征。学校作为一个单元体,要办出特色就必须在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多项工作中表现出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它既可能是单个方面,也可能是多个方面形成有独特个性的东西,这就是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构成既包括学生教育领域的教育特色、也包括办学思路特色、教师培养特色、后勤保障特色、校内组织建设特色、社区建设特色、队伍建设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诸多方面。概而言之,学校工作所涉及的一切领域都可以创新,办出一定的特色。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及改革要求,充分发挥校长职能、教师主体地位及学校办学自主权,走校本之路,这样方能立足校情,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推进课程改革,从而走出一条富有个性的不同于其它学校的特色之路。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校本提出是伴随新课改而产生的,郑金洲教授在《校本研究指导》一书中指出“校本”一词具有三方面含义,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味着我们在规划学校发展、实施新课程的时候,需要确定问题意识,始终以发现、研究和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加彻底。由此可见,校本问题本身就是学校个性化的重要体现,实施校本运动,开展校本管理是新课程背景下形成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所涉及的要素较多,但能为学校创建特色的主要包括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资源、校本评价、校本管理等六个方面,它成为学校特色构建的切入点。我们在规划学校办学思路,实施教学改革,体现个性化管理、策略的时候,必须围绕这六个方面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校本课程是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是学校立足校情、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富有个性的课程类别。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国家课程,但它要求校本实施,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列入校本课程范畴。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彰显学生个性,充分体现师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如美国加洲某小学开展应用性学习进行的特色活动──“佩戴自行车头盔的法令”。在美国,由于许多孩子在骑自行车时没有佩戴头盔,每年都要发生不少的交通伤亡事故,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美国某小学的学生力图使市议会通过一项要求学生在骑自行车时佩戴安全头盔的新法令,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学生获悉了联邦、州、当地政府各自的职责划分,了解了一项新法令确立和通过的过程,还研究了其他地方政府法律对于自行车头盔的关注情况。从活动中可见它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探究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以致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烈科学探究氛围。
上一篇:号心理健康之脉 架素质教育之桥(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