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性

2017-12-09 01:2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论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性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于我国经济社会
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阐述,指出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并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高等教育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新的“五个统筹”思想,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发展 五个统筹


  
  发展观,就是人们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实践。在以增长理论为核心的发展观指导下,全社会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增长,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上却忽视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大规模的学校设施建设、巨额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似乎都在为GDP增长作贡献。可是,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人们没有想到如何去解决,反而认为这是“高校扩招”所不可避免要带来的问题。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规模、数量上去了,质量、效益却降下来了。各种高等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却并非见到该有的产出,这种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做法,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观作指导。
  那么,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正确地指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呢?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问题。这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发展观问题认识上的重大进步。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就要求在发展的内容上,我们要注重全面;在发展的内在机制上,我们要注重协调;在发展的长远目标上,我们要注重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全面、准确地把握了发展的本质与内涵。它不仅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
  
  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才能真正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处于龙头地位,尤其是在近年来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和调整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上: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首先,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大的关系。内涵发展的实质,是讲求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是以充分挖潜为基础的。这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一种良性机制,也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然而,在最近几年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却大量涌现出只要规模不要效益、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种种迹象。其中,高校合并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要知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是在外延扩大与内涵发展相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同时,外延的扩大并非仅仅是通过无限度的开发和投入新的高等教育资源来进行规模扩张,实际上还有其他几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包括社会闲置资源)的优化组合;二是利用各种形式实现现有优质资源的适当外延等。
上一篇:探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