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2017-12-12 02:0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艺术设计教育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
摘要:艺术设计教育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如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是每一个设计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文章对比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观与传统艺术设计教育观的不同,提出了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新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元智能 艺术设计 教学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得培养的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造力弱,缺乏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传统的技法教育,而且是一个需要创造性的、开发智慧与想象力的,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知识、多种能力的综合性教育。笔者就加德纳先生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谈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
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给出了智力的新定义,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它突破了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传统单一智商(IQ)理论,揭示了智力的多元性,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各自独立的八种智能组合而成,包括语言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反对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认为各种智能都是平等的,“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1.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育观念的启示: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①教师要平等看待学生智能的差异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通常用一些标准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符合标准成绩好的就是优生;反之则被划为“差生”的行列。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有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组,都是可塑之材,教师应该以平等心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并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智能,树立信心。有了自信之后,学生就会努力地发展自己,做到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
②教学目标要多元化
艺术设计教育仅以狭隘的知识和技法传授是不够的。成为设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广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及与人沟通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智力的表现和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但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努力,每个人都能加强自己任何一方面智能。因此,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发展的、多元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对特定事物的深入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③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
在艺术设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中,教学活动过程就是一个机械的强化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外在于学习者的知识及某种技能与行为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是按照一种模式一种技巧来进行表现,达到一定的效果,完成一定的目标。这势必造成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造力弱。多元智能理论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在加德纳看来,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活动要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建立“重在理解的建构主义者的课堂教学”模式。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④学生角色由被动变主动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教学活动忽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知识结构、自身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观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了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智力组合的特点,帮助其发展智力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并真正学以致用。 2.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