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2)
2017-12-12 02:12
导读:三、要着眼与时俱进,注重灵活多样,在教育创新上下工夫 教育内容要创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发达的时代,他们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我们必须适
三、要着眼与时俱进,注重灵活多样,在教育创新上下工夫
教育内容要创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发达的时代,他们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我们必须适应这一特点,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密结合。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用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武装大学生头脑。此外,教师还要做到老话题中有新视角,老问题中有新讲法,在出新出彩中让大学生受到启发。
教育方式要灵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大胆采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和乐意参与的“双向启发”教育方式。当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传统的教育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善于借助大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变过去教育者居高临下的灌输式教育为平等探讨、双向交流的教育方式,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具体组织实施的局面。
教育手段要多样。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形势,走出一条教育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改革发展之路。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充分汲取多媒体等现代传媒和技术手段,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要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深入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把网络的功能用足、用活,以新的载体和手段,牢牢占领教育阵地。
四、要着眼人的发展,注重服务功能,在解难排忧上下工夫
要善于分析研究,及时摸清大学生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招生工作的改革,使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择业的资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把解决大学生的正当发展需求作为重要责任。要善于分析研究,及时摸清大学生的需求,逐步探索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要正确看待需求,尽力满足大学生的合理愿望。当前,大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求知的需求,成才的需求,民主、自尊和消费需求等。对大学生合理、合法的需求,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想方设法按照政策予以满足。对那些暂时无法实现的需求,对大学生要做好解释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要及时化解矛盾,善于解决大学生需求落空引发的思想问题。需求和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矛盾。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自尊心强、上进心强、个性强的特点,这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呈现出很强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及时化解大学生需求上的矛盾。当在需求暂时不能满足的情形下,部分大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悲观、不满的情绪。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及时靠上去,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大学生们因需求落空而引发的思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