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学评价模型(1)(3)
2017-12-26 02:47
导读: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学习者自评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如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
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学习者自评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如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评实现;而对于自主学习,采用自评手段更为有效。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的多是自我建构的学习,即使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对不同学生学习的内容、途径可能相关不大。如何客观公正地对他们学习的结果作出评价就变得相当困难,很明显,对他们实施统一的客观性评价是不合适的。事实,最为有效的评价是让学习者去完成一个真实任务,并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意义建构情况作出合适的评价。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同伴评价,并不能真正决定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手段的最终效果只是用来促进学习者的
自我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
网络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学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递者,信息的传递主要由网络系统完成。网络与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仍然是主要的教学信息。由于网络教学是师生异地,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学习,网络教学提供异步和同步的学习方式,单单一个教师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因此在网络教学中依据分工的不同把教师分为主讲教师和助教。主讲教师主要是依据教学目标,采取教学策略和手段,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上、上载、修改,对教学资源上载、修改。助教主要是辅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课件的制作,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据教学目标给以解答。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样,对教师的评价也同样不能“一试定终身”。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师生交互程度、作业与答疑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学生的考试情况。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课堂教学的思考
论成人高教的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