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及思考(1)(3)
2017-12-27 03:48
导读:2、把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如鼓动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学校的学科竞赛、球类比赛、和其它
2、把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如鼓动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学校的学科竞赛、球类比赛、和其它一切评比活动。在班里,要求每位同学都给自己找一个竞争的对象,或学习上的,或班级管理上的,甚至是某一门学科的,从而在班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为了培养全体同学的竞争意识,在班里还确立了班干部轮换制,方式是自我推荐,竞选上岗。期限是半学期。结果,许多同学上台演讲,自我介绍,自我推销,竞相展示自己的优势才能。更令我意料之外的是,竞选演讲那天,好几位平时看上去很内向的同学事先没有报名,临时上场演讲,参加竞选。通过这一过程,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提供了机会。效果很好。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通过班级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形式,
教育学生未来社会的竞争成功者,依赖的不是权力、金钱、父母、朋友,而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不损人利已或以不正当途径方法达到目的。具体以每学期的考风考纪教育为主要形式,针对有些学生的作弊现象,在班里开展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意识是错误的,启迪学生去思考。如班上有个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在一次期中考试中,由于对自己的答案吃不准,而向前排同学传递了一张纸条,前排同学没有理睬,事后向我作了汇报。我向这位同学了解情况时,她说我其实是已经复习好的,只是考试时对自己没有信心,吃不准答案想确定一下,言下之意她认为这不是作弊。我没有简单批评和处分了事,而是让她想想这样做对其它同学来讲是否公平,然后,经她同意,以不提名的方式在班里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讨论假如考试时出现这样的情况应不应该?经过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进行公平的竞争,而不能走不正当的捷径。这位同学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向我表示要加倍努力,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和水平,以证明自己是成功的。经过努力,这个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而且和第一名只相差一分。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合作是竞争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国际性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论述教育的四大支柱时,突出地谈到了,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它同样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工作中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实践:首先,以创建优秀集体为目标。因为优秀集体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会共处,从严格意义上讲,优秀集体不仅是内部团结,更重要的是崇尚合作。在创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接纳他人和学会为别人着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口号,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二(3)班连续被评为校“学习示范班”和“管理示范班”,本学期又被评为“文明教室”和“文明班级”。而优秀班集体形成,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善于合作的价值和快感。其次,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社会实践的争优活动。要求小组的每一个人都共同承担相应的任务,组织一次活动,有人负责策划,有人负责节目编排,有人负责环境布置,也有人负责宣传和邀请嘉宾、领导等。通过这种经历这种共同完成任务的活动,合作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还有比如:以小组为单位出黑板报进行评比,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编历史小报和班刊等等。这样班里涌现出了一批“小小活动家”。学校一些大型活动中,总少不了我班的一些同学参与策划。
(三)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入手,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重”、“自主”、“自律”的精神,这是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