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学(1)(2)
2018-01-12 02:19
导读:理念之三: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解读:思想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
理念之三: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解读:思想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理解: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体现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既坚持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提供基于兴趣、情趣、志趣进行自主选择的机会。
理念之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和开放性
解读: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
理解:实践性,就是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政治觉悟得到提高。
开放性,就是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要实现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比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要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比如,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感悟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创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师生之间相互依赖、平等沟通;学生之间乐于分享、勇于参与、寻求共赢,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理念之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解读: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表达了一种新的评价观。那就是: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理解:着眼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评价,不能忽视其选拔的功能,但从根本上讲,选拔也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唯其如此,才更要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它包括,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等等。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课程设置的改革——探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数学总复习“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