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老舍为何自沉太平湖(5)

2018-01-13 01:04
导读:老舍是手握着一卷平素抄录的“毛主席语录”迈出生命的最后一步的。在他的尸体四周的水面上漂浮着陪伴他的,就是他手书的“毛主席最高指示”。 由


老舍是手握着一卷平素抄录的“毛主席语录”迈出生命的最后一步的。在他的尸体四周的水面上漂浮着陪伴他的,就是他手书的“毛主席最高指示”。

由老舍开始,许多人选择太平湖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星期内,它竟成为殉难者的圣地,有成十上百的人在这里投湖。”⒂

周恩来总理得知老舍的死讯,找到原文化部部长茅盾,要他告诉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妥善安置老舍夫人。王昆仑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央常委,其实是个早在一九三二年就秘密加入了中共的党员,局外人不知道而已。但此时王已自顾不暇,不久便被党揪出,以“特务”、“反革命”的罪名打入监房。所以,老舍遗属再也无人过问。 ◇ 中国人的苦难缩影

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一九四四年,日寇逼近贵州、眼看要从南边打进四川时,老舍正在战时首都重庆,友人问他若日寇进川作何打算,他从容地回答道:“我哪儿也不去,北面是滔滔的嘉陵江,那里便是我的归宿!”后来,日本人没能进川,老舍也就不必投江自沉,看到了抗战胜利。

谁都料不到,二十二年后老舍在首都以投水自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抗战胜利后不久老舍即赴美国,在纽约完成小说《四世同堂》。书中的主角祁天佑(祈天保佑?)是以投湖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所以舒乙后来说:“好像父亲在二十年前就为自己的死设计好了一个模式。”

就在孔庙挨打的前的一个星期天,老舍曾对儿子舒乙说:“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他还将在以前的运动中两位文化界人士如何到北京城里什刹海投湖自尽的事告诉了舒乙。在他看来,这也许是最便捷的结束耻辱的办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老舍原名舒庆春,十多岁时自己把舒字拆开,以“舍予”作自己的字。所以至今的人物志中仍称他“舒舍予”。“舍予”与“舍身”是同义词。重庆——纽约——北京,沿老舍这条生活轨迹,可知他对舍身取义早有思想准备,而且,如果“舍予”,必定是投水自沉,不作他想!

老舍虽是在被红卫兵毒打之后自沉的。但他之所以老舍所以自沉太平湖,不是因为被打怕了,不是因为次日还会挨打,而是因为确信他的作家的生涯彻底结束了。

如果说四月里他流着眼泪对王莹叹息,他从美国归来前计划写的三部小说还只是“恐怕”永远不能动笔了的话,到了八月几乎全国所有的作家都成了斗争对象之后,他已毫不怀疑,那三部反映北京旧变迁、善恶、悲欢的小说,真真“ 永远无人能动笔了!”钟情北京如老舍者,在这痛心的事实面前,当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老舍父亲死于庚子年保卫北京之战,骨殖未得保存,在他的衣冠冢里埋葬的仅是他临死前脱下的一双袜子。老舍的遗骨也没有保存下来,他的骨灰盒里仅放了一副眼镜和一支笔。因为老舍之死属“自绝于人民”,骨灰不配被保留,这是当时中国的一条不成文法。

父亲死于世纪初的外患,儿子死于六十年代的内乱,舒氏两代的悲惨结局,正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苦难缩影。在新世纪到来前夕,为文记之。

注 释 ⑴上海《文汇》月刊一九八六年第十期,巴金《怀念胡风》。 ⑵《新文学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第三期第165页。 ⑶老舍夫人胡洁青“《老舍剧作选》再版后记”,见香港《明报》月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第69页。 ⑷《历史在这里沉思》(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第五卷第358页。 ⑸《人物》杂志一九九四年第二期第一七七页。 ⑹《传记文学》(北京: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第三期第113页。 ⑺《传记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第二期第99页。 ⑻《新文学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第一期第250页。 ⑼《人民新闻家邓拓》(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第59页。 ⑽一九六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 ⑾丁力编《风起雨落几鸿儒》第三二八页。 ⑿《嘹望》周刊一九八四年第39期第40页,王文革中死于监狱,谢和赓的回忆。 ⒀巴金《随想录》第二集第十六页。 ⒁《历史在这里沉思》(北京:华夏出版社,1986)第三卷第148页。 ⒂同上,第149页。
上一篇: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 下一篇:没有了